地震灾后群体性预防接种实施方案3xxx级地震灾区群体性预防接种xxxx乡卫生院实施方案为防止地震灾区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开展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的灾后群体性预防接种。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目的(一)预防灾区甲型肝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或流行,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二)目标人群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的灾后群体性预防接种率达95%以上。二、实施范围全乡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三、接种疫苗及对象(一)甲肝灭活疫苗。接种对象为18月龄-14岁的儿童,接种1剂次甲肝灭活疫苗。(二)麻风腮减毒活疫苗。接种对象为8月龄-14岁儿童,接种1剂次麻风腮减毒活疫苗。四、接种时间安排(一)xxxx年xx月xx日。对接种对象进行摸底登记和宣传,0-6岁儿童补发预防接种证。(二)xxxx年xx月xx日:预防接种实施(三)xxxx年xx月xx日。接种率快速评估阶段。(四)xxxx年xx月xx日。总结。五、接种实施我院成立灾区群体性预防接种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领导小组组长xxx,技1术指导xxx,成员为xxx、xxx及各卫生室成员和村联络员。第1页共6页六、社会动员和宣传所有卫生院工作人员、村联络员与各村卫生室人员负责对本村群众开展广泛宣传活动,宣传活动要明确群体性接种的意义,接种对象,接种时间和地点等。采用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现场咨询等方式进行宣传,宣传持续至本次活动结束。七、人员培训防疫医生对本院工作人员、村卫生室人员以及联络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1、群体性接种的目的、意义2、群体性接种对象、时间、指标3、组织实施4、宣传动员方法5、儿童摸底登记方法6、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和接种技术7、免疫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八、目标儿童摸底登记和通知(五)目标儿童摸底登记和通知由群体性接种领导小组进行协调,技术小组组织开展目标儿童的摸底登记和通知工作。甲肝疫苗群体性接种目标儿童为2012年9月1日~2000年5月1日出生的甲肝疫苗接种史不详或零剂次儿童;麻风腮疫苗群体性接种目标儿童为2011年11月1日~2000年5月1日出生的麻风腮疫苗接种史不详或零剂次儿童。1.开展目标儿童摸底登记和通知的工作程序:每个村落实至少1名卫生室人员或联络员进行摸底工作。2.摸底登记和通知方法:2.1入户摸底2村适龄散居儿童由工作人员逐家挨户方式开展拉网式摸底调查。找出目标儿童,分自然村及出生年份填入表1。同时给儿童家长发放通知单,告之家长接种时间和接种地点,应告知家长接种时携带接种证。2.2学校摸底第2页共6页由学校及幼儿园在校老师分年级、班级提供学生名单资料(包含: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龄、父母姓名),遵循属地化管理原则,交所属乡防疫医生,由其按班级单独造册,将目标儿童登记在表1,由学校将家长告知书统一发给目标学生,告之接种时应携带接种证。3、摸底工作其他事项在目标儿童摸底登记和通知的过程中,如发现未登记上接种卡儿童、未有接种证儿童,应及时建卡、发证,并根据免疫程序,及时给予预防接种。2、疫苗、注射器的运输和保存符合有关法规要求。防疫医生应做好疫苗、注射器及表格等物资的接收和储存工作,并记录收、发情况。3、其他相关物质的准备和保障(1)接种单位在实施接种前,准备好注射器、消毒器械、急救药品和安全盒。(2)在开展接种前,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好物质、人员的调配和组织工作。九、群体性接种工作现场实施(一)接种方式:以定点接种为主(二)接种点的设置开展群体性接种的乡镇卫生院接种点应合理设置等候、登记、接种、观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等功能分区。接种时维持好接种现场序。接种点要有醒目的标记,张贴群体性接种宣传画、横幅、接种禁忌告知等。(三)接种点人员的配备接种点至少应配备4名以上工作人员直接参与现场接种工作,并根据负责接种对象的多少适当增加人员数量。1、现场组织3接种点,由接种单位指派人员负责现场的组织工作。对于临时接种点,由乡、村干部、学校班主任或校医担任。现场组织员负责负责应种儿童的接待及接种现场的组织工作,并负责在现场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