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预防接种单位考核验收方案《XX省预防接种门诊验收标准》(征求意见稿)为规范我省免疫规划工作,依法实施预防接种,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减少接种副反应和接种事故的发生,使预防接种门诊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根据《疫苗流通及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贵州实际制定XX省预防接种门诊验收标准如下,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遵照执行:一、预防接种门诊的设施、人员配置(一)乡镇预防接种门诊农村地区在乡级卫生院设立预防接种门诊。有条件的乡镇可以以乡为单位实行按周(旬或月)集中进行预防接种;没有条件的乡镇,预防接种门诊可作为定点接种的一个点开展接种。1、房屋(1)预防接种门诊分设预检(登记、查体、观察)、接种、冷链和资料管理三室或明确的功能分区,有副反应处置的场所及设施。环境清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与医疗门诊、病房、放射科分开,避免交叉感染。(2)疫苗接种应分区或分桌,分类摆放,并有醒目的标志;卡介苗应设专台(桌)接种。(3)接种门诊要在醒目位置张贴公示材料。2、设备(1)接种室配齐桌椅。接种室内配置污物桶,操作台(桌)上依次摆设疫苗冷藏包(保温瓶)、接种盘、接种器材以及醒目的疫苗名称标牌等。(2)预防接种门诊至少配备冰箱1台,冰箱装配脚架和专用插座,置于干燥通风的房间,有温度记录。预防接种室配置8个以上的冷藏包(保温瓶),保证一种类型疫苗一包(卡介苗、乙肝、甲肝、脊灰糖丸、百白破类、麻疹类疫苗、流脑类疫苗、乙脑疫苗),冰排按照每只冷藏包所需数量的2倍配备(3)配备足够的接种器材(主要包括一次性(自毁)注射第1页共4页器、脱脂干棉球、75%酒精棉球、汤匙、镊子)和急救包(体温表、压舌板、血压器、50ml注射器、1:1000肾上腺素针剂、葡萄糖生理盐水等)。接种疫苗全部采用一次性(自毁)注射器,一次性(自毁)注射器配备量为一次接种人次数的1.1倍。(4)接种室有降温和保温设备。(5)接种室内采用消毒剂或固定的紫外灯定期消毒。(6)有处理一次性用品的地方和设备。3、人员(1)预防接种人员由乡镇卫生院医生为主(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可由村医参与),职业道德良好,责任心强,受过专业培训,持有效预防接种上岗证。(2)接种时应有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登记、体检、接种等各项工作,卡介苗固定专人接种。(3)熟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掌握预防接种的途径、部位、剂量、适应症、禁忌症以及一般反应的处理方法。(4)预防接种人员穿戴工作衣、帽、口罩,持证上岗。4、使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工作(二)XX县区预防接种门诊各市(州、地)政府所在地、各县(市、区)城关镇的接种单位,应根据责任区的人口密度、服务人群以及服务半径等因素设立XX县区预防接种门诊。XX县区预防接种门诊除达到上述乡镇预防接种门诊的所有标准外,还必须达到下列标准:1、预防接种门诊总面积不低于45m2。2、预防接种门诊分设预检(登记、查体)、接种、观察、冷链和资料管理四室或明确的功能分区。3、实行按日(周或旬)进行预防接种4、需要设一部电话,便于接种预约和联系。(三)示范性预防接种门诊有条件的县(市、区),在XX县区预防接种门诊基础上创建示范性预防接种门诊,作为其他单位学习的典范。示范性预防接种门诊在达到XX县区预防接种门诊标准的基础上,还必须达到下列标准:1、预防接种门诊总面积不低于80m2。第2页共4页2、预防接种门诊分设预检(登记、查体)、接种、观察、冷链、资料管理、副反应处置六室或明确的功能分区。3、候诊或观察室内配备电化教育设备(彩电、vcd)开展免疫规划科普知识宣传,设立宣传展板,宣传资料取阅架,有儿童游乐活动的专区和设施。4、负责接种的工作人员不少于5人,接种日必须做到1名工作人员负责预检,4名以上工作人员负责接种工作。5、使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所有7岁以下儿童建立电子卡片并能熟练使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未种通知单”、“报表统计”等功能模块开展预防接种工作。6、实行按日/周接种。7、辖区当年无疫苗针对传染病暴发。8、有流动人口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