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库管理改革工作方案一、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范围(一)指导思想及目标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通过深化改革,初步建立符合镇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达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运行规范、良性发展的小型水库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搞好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与维护,落实管护经费,提高水库的市场化运作水平、综合利用功能,使之长期安全地发挥防洪减灾、农田灌溉等效益,逐步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二)改革的原则在镇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做到。正确处理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关系;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远期发展的关系。(三)改革的范围我镇这次重点小型水库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范围是:3宗小(一)型水库和6件小(二)型水库。二、改革的主要内容(一)理顺管理体制1.明确管理主体。国家投资建设的小型水库由镇政府统一管理,其管理机构的人权、财权及水库收益归镇政府;对村集体和其他经济组织参与投资建设的小型水库,可以由投资者委托镇政府统一管理。水库收益主要用于水库及其灌溉、供水设施的管理和养护。镇政府是小型水库防汛和日常管护的责任主体,小型水库防洪安全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小型水库防洪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水库安全负总责。第1页共4页2.明确管护范围。根据《省河道和水工程管理保护范围标准》文件规定。小型水库管理范围。设计洪水位线或土地征用线以内区域。小型水库保护范围:小(一)型水库为设计洪水位线向外延伸100米内的区域;小(二)型水库为设计洪水位线向外延伸50米内的区域。小型水库安全保护区。主副坝、引水工程拦河坝、溢洪道、电站、水闸周围50-100米(水平距离,下同)以内区域,水轮泵站、压力管道、机电排灌站和变电站等水工建筑物以及管理机构工作区边界30米以内区域。3.明确管理责任。镇政府、水利站要搞好全镇小型水库管理的宏观调控、防汛调度、政策制定、监督检查、学习培训等工作。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时编制、调整小型水库管理工作中长期规划。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小型水库管理工作,组建管理队伍、落实防汛责任、制定管理制度、筹措管理资金、搞好日常检查考核和流域综合治理及生态保护、水质保护,加强水库灌区的建设管理,搞好水库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等。(二)落实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员制度实行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员制度,聘用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员,组建专职管理队伍,建立巡查和报汛制度;加强对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员的上岗培训,实行持证上岗。提高日常管护人员履行职责的基本业务素质。一是搞好水库安全管理员招聘。小(一)型水库要配备2名管理人员,小(二)型水库要配备1名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员实行推荐招聘制、人员备案制和培训上岗制,招聘由所在村委会推荐,镇政府审查同意后,签订招聘合同,并报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于镇、村确定的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员,参加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培训学习,经考核合格后颁发上岗证,持证上岗。二是抓好水库安全管理员管理。镇政府负责组织对小型水库安全管理进行管理考核,考核成绩作为干部职工年终考核第2页共4页的依据。三是落实水库安全管理员待遇。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员实行聘任制,管理人员报酬纳入镇政府财政预算,县财政予以适当补助。(三)健全管理设施实现“三通”(通路、通讯、通电)是水库管理的必要条件。各小型水库要配备必要的观测设施(即简单的水位、雨量观测)、照明、永久性安全警示标志牌及其他设施,同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四)建立完善经费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小型水库管护经费财政补助机制。将小型水库管护经费纳入镇政府财政预算,县财政予以适当补助,保证管护人员基本工资的按时发放,确保小型水库有人管、留得住、管得好。二是建立和完善小型水库源有偿使用机制。要健全水费收取机制,增加水费收入,减轻财政负担。农田灌溉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