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廉政纪律过程化管理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建立健全纪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行为,根据全县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要求,经局党组研究决定,从20**年起,在全局全面推行审计廉政纪律过程化管理行动(以下简称“纪律过程化管理”),现结合本局实际提出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和目标廉政建设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纪律过程化管理是深化审计机关纪律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实施纪律过程化管理,坚持以审计项目为载体,以审计组成员为主要对象,以审计现场为管理重点,按照审计项目作业流程,对审计工作各环节的廉政建设内容作出具体规范,对审计干部遵守和执行审计廉政纪律情况进行全过程管理、控制、监督和考核。通过实施,进一步强化对审计干部的廉政纪律教育和日常管理,强化对审计行为的制约和监督,强化对审计廉政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不断增强审计干部廉政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审计机关廉政建设工作水平,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二、主要措施(一)进一步细化主体责任。纪律过程化管理以项目审计组为基本单元组织实施,并实行审计组长负责制,局领导担任审计组长的实行主审负责制。审计组长(主审)对审计项目实施过程的廉政建设承担主管责任,分管项目领导负领导责任,分管纪律监察领导负监督责任,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负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二)进一步硬化纪律要求。审计廉政纪律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不准由被审计单位和个人报销或补贴住宿、餐饮、交通、通讯、医疗等费用。审计组人员出差期间应当自行安排食宿,确需在被审计单位就餐的,应当在职工食堂用工作餐,并按被第1页共4页审计单位伙食标准交费。不准使用被审计单位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办公设备等办理与审计工作无关的事项。2、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和个人赠送的礼品礼金,或未经批准通过授课等方式获取报酬。3、不准参加被审计单位和个人安排的宴请、娱乐、旅游等活动。4、不准利用审计工作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内部信息谋取利益。5、不准利用审计职权干预被审计单位依法管理的资金、资产、资源的审批或分配使用。6、不准向被审计单位推销商品或介绍业务。7、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和个人的请托干预审计工作。8、不准向被审计单位和个人提出任何与审计工作无关的要求。(三)进一步亮化日常监管。按照“审前抓教育、审中抓督察、审后抓鉴评”的总体要求,根据审计作业流程,健全纪律过程化管理机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痕迹化管理,将廉政纪律建设内容加载到审计作业流程之中,实行全过程管理,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效执行。1、审前准备阶段。将廉政纪律教育作为审计准备阶段的常规工作来抓,结合审前培训工作,加强审计组成员的廉政纪律教育。结合项目实际,分析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找准廉政风险控制点,研究相应对策和具体措施,加强廉政风险防范工作。(1)实行审前廉政谈话制度。分管项目领导要加强审计组廉政教育,采取集中或个别谈话等形式,与审计组成员进行廉政谈话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加强廉政提醒,强化廉政意识,并形成《审计廉政谈话工作记录》,报局综合审理股备查。(2)实行审前廉政承诺制度。审计组成员应就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守和执行廉政纪律事项,向审计机关及分管项目领导作出书面承诺,签订《审计廉政承诺书》,并积极践行承诺。(3)实行审前纪律公示制度。审计组应在向被审计单位送第2页共4页达《审计通知书》时,一并送达《审计廉政纪律告知书》。同时,在审计进点会上宣讲《审计廉政纪律》,并在审计现场张榜公布。2、审计实施阶段。在项目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组实行审计工作经费全额自理,切断审计组成员与被审计单位和个人的经济联系。审计组成员出差实行住宿、餐饮、市内交通等差旅费用总额包干使用,超支不补,节约归己。(1)实行审计费用清单制度。审计组在异地审计期间所发生的住宿、餐饮和交通等费用,应据实填写《审计费用清单》,连同原始发票在单位财务报销。(2)实行廉政纪律巡察制度。在项目审计期间,分管项目领导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