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里小学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预案新联小学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计划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防病工作,落实工作责任,防止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流行和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本学期特制订计划如下: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领导,完善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管理制度1、充分认识学校卫生防病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传染病预防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保障性工作,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的稳定。加强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是开展“人文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增强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健全和完善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组织网络。各学校、要建立学校卫生防病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园长)负总责、校医或保健教师为骨干、班主任为网点负责人,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覆盖全校的“群防群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卫生防病工作网络。3、完善各项卫生防病常规管理制度。各学校要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疫情管理台帐制度、晨检制度、缺课监测制度、长期缺课家访制度、校医门诊日志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和师生健康管理等制度。二、加强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学校健康教育氛围1、要充分利用板报、专栏、校刊、校园网、广播、电视等多种宣传载体,并通过主题班会、队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强化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师生预防传第1页共4页染病和防范食物中毒的能力,增强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2、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各学校必须开设包含健康教育内容的综合教育课程,落实课时和教材。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卫生防病知识教育。3、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落实晨检与考勤、通风与消毒、卫生清扫、个人卫生管理、师生定期体检、除“四害”等各项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阻断传播途径,防止各类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4、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四勤”,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四不”,即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过度紧张和疲劳;“一报告”、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5、各学校应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上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活动。学校一旦出现传染病疫情或食物中毒事件,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同时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及时宣传相关预防知识,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三、落实“早发现”措施,对传染病疫情和食品卫生安全要高度警觉1、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晨检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和发生疫情的季节,应增加午检,对疑似病例应由校医进一步检查、确认。2、班主任负责对班级学生缺课情况进行每日统计,密切关注疑似病例,班主任对缺课一周以上的学生,要进行家访,了解学生长时间缺课的真实原因,及时报告校医,并按照有关规定层层上报。四、落实“早报告”措施,及时处置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制度。学校内的报告责任人为组长。2、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权限及程序.学校报告责第2页共4页任人应及时向卫生执法部门报告;如疑似人为投毒事件,还必须及时向区公安部门报告;同时,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做好疫情及食物中毒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3、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内容。初次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件人数、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及采取的措施等情况。初次报告后要继续做好进程报告,在进程报告过程中对疑似病例进行确诊或排除,并及时向上级机关发出更正报告。疫情或食物中毒事件结束后要上报结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