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时工作制实施方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实施方案为了规范本单位工时制度,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保证生产任务完成,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九条、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单位基本情况说明(一)基本情况1、用人单位注册类型。(经济性质)有限公司。2、用人单位规模。(注册资本)2000万。3、经营范围。化工产品。(二)用工情况(1)本单位从业人员总数52人,其中签订劳动合同人数52人、缴纳社会保险人数40人。本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员工1人。(2)本单位已依法实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依法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或集体合同制度)和考勤制度,劳动用工规范,劳动考勤记录完整。(3)本单位已依法健立工资分配与支付制度,执行国家和《XX省工资支付条例》有关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4)本单位已依法申报缴纳社会保险;(5)本单位已依法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条件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执行国家有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保护的规定。(6)本单位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岗们a,申请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a。a、无属于劳务派遣用工。b、有属于劳务派遣用工的已征得(劳务派遣单位名称)同意。二、实施理由本单位系化工企业(行业描述),基本符合XX省劳动和社第1页共4页会保障厅要求的申请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必备条件。部分岗位工种因工作性质特殊存在下列a情形,实施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a、需连续作业;b、季节、自然限制行业;c、生产任务不均衡企业;d、工作地点远需集中休息的;e、其他:(岗位职责描述)需要集中工作集中休息;部分岗位工作因工作性质特殊存在下列k情形,实施不定时工作制。f、国有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企业领导班子成员);h、非国有企业中经营管理人员事先约定行年薪制的;i、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外勤人员;j、实行工作量与工资挂钩的推销人员、长途运输人员、押运人员;k、实行工作量与工资挂钩的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l、实行承包经营出租车的驾驶员;m、非生产性值班人员。三、适用范围和综合工时计算周期1、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工种:dcs操作员,现有人数18人;生产辅助岗位,工种:化验员,现有人数9人。本单位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计算周期为□年,□季,□月,□周。2、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单位:工种:装卸工,现有人数7人。四、实施期限申请实行期限为自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实施期限届满前一个月,企业要向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基本情况,听取工会和职工代表的意见,协商确定是否继续申报审批。五、实施办法本单位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在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前提下,在依法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依法实行特殊工时制度,具体办法如下:(一)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的安排(1)本单位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采用以下a方式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第2页共4页a、以年为周期,年度工作日为250天/年,工作时间为2000个小时/年b、以季为周期,季度工作日为62.5天/季,工作时间为500个小时/季c、以月为周期,月度工作日为20.83天/月,工作时间为166.64个小时/月d、以周为周期,周工作时间为40个小时/周(2)在计算周期内,日连续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中间安排1小时休息时间,但每日连续工作时间最长不超过11小时,职工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总工作时间超过总法定工作时间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3)对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职工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单位每月将书面考勤记录与职工核对并由职工签字确认。综合计算周期期满后单位应及时统计每个职工的周期内工作时间,并在10日内将职工本人的工作时间汇总统计清单,与职工核对并由职工签字确认。(4)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对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职工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等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确保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