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跨境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产业+国际贸易”的产业互联网思维的实际应用,引领外贸增长的新空间,促使商品和品牌的全球化流动。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已居世界前列,但跨境电商人才供给却相对滞后。中国大部分高校尚未构建起完善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的能力与素质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培养模式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产学研一体化。面对跨境电商行业大量的人才需求,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在政策指导下构建系统的培养模式,缓解人才供给压力,促进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关键词】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PAGE\*MERGEFORMAT2绪论(一)选题背景跨境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的贸易模式,具有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双重特征。与传统的对外贸易相比,具有中间环节少、交易周期短、交易成本低、交易量小、交易频率高等特点。近年来,以阿里巴巴(Alibaba)、敦煌网络(dunhuangnetworks)和国外终端(foreignterminals)为代表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推向世界前列。因此,要在全球互联网时代赢得国际竞争优势,就必须把握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高校作为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创业人才的主体,需要快速培养既有知识又有技能的跨境电子商务创业人才。然而,目前国内对于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还比较少,跨境电子商务尚未在普通高等学校建立起系统完善的培养模式,培养主体之间利益失衡,政策效率低,人才培养受诸多制约。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多样化,尤其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这类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创业型、应用型专业人才,无论从理论教学,还是实践培训,都应注重其能力素质的提升。同时,在教育投资和政策过程中也应注意资源合理分配、各方利益均衡,从宏观层面解决人才培养更深层次的问题,帮助高校快速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改善和解决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的缺失。(二)研究意义跨境电子商务对贸易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在对外贸易、电子商务、跨文化交流、计算机和管理等方面既需要知识又需要技能,属于复合型人才的跨学科培养。但目前高校培养和输送的人才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从微观层面看,本研究能够为高校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或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跨境电商岗位胜任能力素质,缓解企业跨境电商人才缺失的窘境。从宏观层面看,各级政府正在大力推动跨境贸易的发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工作虽然已经得到政策支持,但在政策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阻碍。(三)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全球电子商务格局下的必然趋势。早在1996年,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欧文商学院就率先开设了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课程。其中,美国著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在1999年宣布设立世界上首个跨境电商硕士学位。在培养方案方面,Nuray(2011)阐述了体验式与教练式教学,海外交流与创办创业生态圈等。Morrison(2012)澳大利亚电子商务专业实用课程。除欧美国家外,电子商务也深深影响了全球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部分学者也探讨了诸如亚洲和印度等地区电子商务人才发展策略。NishaChanana和AngeletaGode(2012)指出,印度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相关从业人员的数量将在两到三年内成倍增长,所需人员包括技术人员、产品生产、采购、销售及相关管理人员,印度管理学院(IIMS)和印度技术学院(IITS)等大学将成为电子商务企业的主要人才来源。2.国内研究现状在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思路方面,学者们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出了多种设想和建议,不仅从高校自身出发,还积极寻求结合社会力量进行培养。孙从中(2015)立足宁波市,探索“三位一体”培训模式,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徐艳艳(2015)提出了“订单式”和“企业入校”的理念。至于培养方案,学者们的观点普遍集中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张慧文(2015)结合自身教学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