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煤矿安全“不放心”人员排查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安全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党管安全制度,从源头上杜绝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进一步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消除隐患,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订《天山煤矿安全“不放心”人员排查工作方案》。一、组织领导(一)成立安全“不放心”人员排查领导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副总工程师及各单位负责人(二)领导组下设安全“不放心人员”排查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设在安监科,负责对安全“不放心人员”的统计建档和各类制度的建设。二、不放心人员的排查1.班前会安全“不放心”人员排查。班前会,科队值班领导通过望、闻、问、听等多种措施对当班职工进行观察和逐一询问,严格防止酒后、精神不振、家庭矛盾等方面的状况进行排查,通过谈话、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梳理,符合条件方可上岗作业。2.严格入井前安全确认制度,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入井检身制度,凡不符合入井条件人员严禁入井。3.每月底各科队必须对本单位的安全“不放心”人员排查情况认真总结分析,严格按标准进行考核,重点围绕劳动纪律、工作表现、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培训情况等分别排查出安全“不放心”人员,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方式逐一落实,同时对排查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意见。4.各单位排查的安全“不放心”人员,必须及时报办公室,由办公室建立《安全“不放心”人员管理台帐》。三、安全“不放心”人员的认定及管控措施(一)有病人员(主要是指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恐高症、心脏病的人员等)采取措施:1.依据医院体检结果,建立全矿干部职工健康档案,实行专人管理,随时更新。2.上岗前,必须进行自我排查确认、签字。3.不得安排从事井下工作,并不得安排主要岗位和单独岗位作业。4.针对性安排好互保人员,实行重点监控。(二)反应迟钝人员(主要是指思维迟钝的人员)采取措施:1.不得安排重要岗位、单独岗位作业。2.合理安排现场互保,实行重点监控。(三)安全意识淡薄人员(主要是指遵章守纪观念不强,作业无序、盲目蛮干,逞能好强、满不在乎及酒后入井等人员)采取措施:1.加强日常安全意识、业务技术和安全技能教育,提高安全素质。2.严格执行动态互保制度,互保人员要时常提醒,有效监督,相互约束。3.安排工作时,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作风稳健的人员与其搭伴作业。4.做好现场重点约束和安全监护。(四)情绪不稳定人员(是指家庭不和、心烦意乱,家中有事心神不宁,节日前后精力分散,结婚前后精力分散,思想混乱,人际关系不好,领导批评、受到处罚一时思想不开,不安心井下或不热爱岗位等各类人员)采取措施:1.及时进行沟通,掌握情绪不稳定的原因,解除思想包袱,保持心情开朗,轻装上阵。2.安排心理素质好的作业人员与其搭伴作业,做好疏导工作,解除心中“疙瘩”,稳定情绪。3.安排风险性较小的岗位,同时做好安全重点监护。(五)安全心理不健康人员(主要是指拈轻怕重、盲目凑合、固执心理、投机取巧、侥幸心理等人员)采取措施:1.采取临时调休或调整工作。2.安排约束性较强的人员与其互保,做好重点监护。3.不能安排缺乏约束的岗位和单独作业岗位。(六)疲劳人员(是指家事繁忙人员、探亲返矿人员、农忙时节回家帮忙上班等人员)采取措施:1.适时安排调休,保证上岗前得以充分休息。2.严禁上岗前喝酒。3.因人而宜,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岗位和工作量。(七)新工人、无经验人员(主要是指对井下环境不熟悉、安全知识甚少、技能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等人员)采取措施:1.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和规程措施、培训。2.签订师带徒合同,安排老工人指导作业,严格执行动态互连保制度。3.做好现场约束监护。(八)跨程序作业、无序作业人员(考虑班后办私事早升井、单独作业、无互保无监护人员)采取措施:1.加强规程措施学习教育2.利用事故案例进行安全意识教育。3.强化自我控制和有效监护。(九)变换工种人员(是指调动单位人员、调换岗位人员和变换工种人员)采取措施:1.加强转岗培训;2.签订师徒合同,安排有经验的老工人结成对子,尽快熟悉和掌握新岗位操作技能。(十)“三违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