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章节题目:第一章企业形象识别的概念1-1CI的历史1-2关于CI的定义1-3CI的特质1-4CI的生成1-5CI的发展1-6CI在中国,教学时间:20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CI的理性知识,CI是什么,掌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概念。熟悉CI识别系统的构成框架,CI的产生与发展,掌握CI的作用、目的与意义。重点掌握CI的构成要素、CI的特质。内容、重点、难点:内容:CI的历史CI关于的定义CI的特质CI的生成CI的发展CI在中国,重点:关于CI的定义,CI在中国难点:CI的构成要素CI的历史CI作为一套在企业的精神、行为和视觉形象上系统地塑造企业形象的方法,是本世纪以来,现代管理学、市场学、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组织行为学和社会心理学成果的运用,也是许多企业家经营实践和平面视觉设计师们智慧的结晶。CI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文化的企业中的运用,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单薄到平实的过程。CI是英文全称CorporateIdentity的缩写·即企业识别系统。其定义是:将企业经营观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传达给企业体周围的关系或者团体,反映企业的自我认识和公众对企业的外部认识,以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也就是结合现代设计观念与企业管理理论的整体性运用,以刻画企业个性、突出企业精神,使消费者产生深刻的认同感。CI在国外已有较长的历史·最早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二战以后·国际经济复苏、工商业蓬勃发展,各行各业的经营范围日益扩大,并且逐渐迈向多元化、跨行此、国际化。在60年代中、后期,美国企业界逐渐认识到视觉形象的冲击力量是有限度的。服务业中的麦当劳连锁店,不但在统一视觉形象上下工夫,而且把系统性、一致性的原则用于员工行为上。特别是1970年,可口可乐公司同时革新了世界各地的可口可乐标志,采取统一化的识别设计,并同时对公司行为进行大规模改造·此举震动了世界各地人士。从此,5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CI,在美国迅速地发展、普及,并日趋成熟。60年代。CI传入日本,并在这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国度里,得到了广泛地运用、补充和完善。CI在日本曾经两度出现高潮。第一次是6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的转型期,那时许多企业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产业规模的骤然扩张,一是走向国际市场的强烈需求。1971年,第一银行和劝止银行合并,以此为契机,他们导2CI计划,伊藤百货公司也在这一年实施CI。结果,第一劝业银行和“伊藤百货”公司都成功地完成了企业形象的革命,为日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后事此的展开,形成了相当有利的条件,1975年。伊势丹也导入了CI。这一年导入CI的企业包括美能达公司,三井银行、理光公司等。第二次高潮是在80年代初。当时日本经济开始低速增长,市场被逐步吞食和瓜分,企业界又开始转向CI战略,以确保市场上的一席之地。日本在接受CI的过程中。融人了日本企业界自身的管理特点和文化特点,与美国企业相比,日本企业更注重精神的激励作用。华歌尔公司进入80年代日本企业界对CI的认识和实际运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将美国创造的以视觉识别系统为核心CI与富有特色的日本企业文化相结合,把企业理念开发。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视觉要素这三个方面加以整合,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CI,希冀借助企业识别系统。产生企业体制和员工观念的革命性变化。华歌尔公司企业识别系统的导人堪称这方面的典范。1979年11月1日是华歌尔公司创办30周年纪念氏该公司是生产女性服装和内衣的著名企业,内外形象均不错。当时关于企业形象的调查显示:1545岁的女性顾客,对华歌尔公司有"值得信赖"、"领先社会潮流"、"高雅"、"清洁感"等较好的形象评价;其他方面的调查也未看出任何有关企业形象的不良评价。公司之所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导人企业识别系统,主要是为了对约半数的新员工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重新确认创业精神和相互信赖的经营理念,树立成为世界著名服饰企业的目标。导人企业识别的策划工作曲著名的电通公司执掌,电通进行了充分的内外调查,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