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3页科学发展观的行动纲领——谈“十一五”规划与党的宗旨中共无锡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陈南进(本文由课件转换而成,保持了原来的分段。原课件插有图片,所占容量太大,难以在网上发布,需要者可自带优盘到学前街27号教工委党校下载。)提要一、中国人的感觉越来越好二、发展还是硬道理三、“杀富济贫”不可取四、纠正发展的异化五、目标与指标六、党的良苦用心七、用好的心境看世界八、危机意识不可无2005年10月8日——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为中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今天,我们从党的“为人民服务”这一建党宗旨的角度,就这个指导性意见,谈谈我们的学习理解,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党的宗旨的认识。一、中国人的感觉越来越好最近外国人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人对自己以及世界的感觉也在变得越来越好。总部设在华盛顿的皮尤研究中心是一家独立的民意研究调查机构。该组织11月15日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过去5年以来,很多中国人认为他们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认为在未来5年内他们的生活将会变的更加美好,同时他们对国家的现状感到满意。这次调查是今年5月下旬在中国大陆多个城市展开的。在调查中,76%的受访者对未来5年内生活质量将会提高持乐观态度。这一比例也使得中国位列调查覆盖的17个国家之首。在紧第2页共13页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3页随其后的印度,75%的印度人认为他们的生活条件将会得到改善。相比之下,只有48%的美国人认为未来的生活将会比现在好,这个数字比2002年夏天进行的调查结果下降了13个百分点。当然这些并不表示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超过了美国。外国人的调查结果基本上符合中国人的感觉,“九五”和“十五”期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确实变化很大。从十四大开始,中共历届五中全会的主题均定位于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讨论和研究。“九五”计划、“十五”计划的制定思路,便分别来自1995年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2000年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很自然,2005年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意义同样十分重大。因为它是我们党在现阶段一以贯之落实党的建党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我们党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实践。这次全会通过的新五年规划建议,与以往的五年计划比较,概括地说有三个“第一次”:是国家在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确定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现代化目标背景下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国家在确定了科学发展观后着手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我国全面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一句话:时代的背景与以往比有许多新的特点。“十五”计划的制定完成于2000年,而正式加入WTO开始于2001年,“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在2002年11月的十六大;“科学发展观”形成于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目标的确立是2004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述重要理念、理论的形成,以及中国加入WTO这一重要事件的发生,对我国当前及未来五年发展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未来五年的发展,既在“全面小康”目标的框架内,也必须始终贯穿“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同时规划还必须置于WTO的“后过渡期”的全球视野之下。2000年—2020年是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整个世界经济克服了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困难,从本世纪初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周期。根据以往世界经济变化的周期,一般情况可以延续20年左右的时间。如果我们把2006年—2010年中国的“十一五”规划放到这样的一个大战略背景下去认识,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它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更具有能不能牢牢把握住机第3页共13页第2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3页遇的意义。抓历史机遇,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始终不逾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