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社会科学研究的责任与价值时间:2009-08-0722:01来源:未知作者:发展管理系点击:112次叶敬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副院长)(此文根据2008年11月11日人发讲坛《社会科学研究的责任与价值》录音整理,并经作者审阅修定,标题为后加)一、引言非常高兴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进行交流。早在上半年的时候,李桦书记就给了我这个任务,让我给同学们讲讲我自己的一项研究——留守儿童研究。我想,给大家讲留守儿童研究对于我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我已在不同场合展示过多次,而且材料如PPT等都是现成的。但是我认为今天的讲座不应该是一堂专业课,所以我想是否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分享一下作为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经历和感悟。我们在座的同学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社会科学研究者,有的同学将来还会读硕士、读博士,或者毕业后从事的就是社会科学研究。最近几年,我做了一些研究,有一些经历,也有一些感触。我要讲的内容都是我的经历、我的体会、我的感触,言为心声,是由衷而发的。我也希望能与同学们进行非常自由的对话。不久前,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朴罗格教授来访时提到:“大学是一个自由的舞台”,的确,假如大学里都没有自由的话,这个社会就更谈不上自由了。我觉得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面,条条框框实在太多了,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了。所以,我有一个提议,不管你是因为什么原因来听这个讲座,你能不能在下面的一个半小时或两个小时内忘掉外面的物质世界?关掉你的手机,然后跟着我所讲的内容,看看是不是能够进入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一种境界。可能我现在说得有点玄乎,但我争取通过这个讲座使大家找到这样一种感觉。我们做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常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人,包括我们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会问:“社会研究到底能起什么作用?”大家可能也想过这样的问题,到底社会科学研究能起什么作用呢?我们很多同学,特别是大一大二的同学常常会带着一种冲动,想通过自己的某些行动去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并且认为研究也就是这样的。但他们发现,很多研究者确实写了很多文章,而文章发表以后,著作出版以后,好像就都束之高阁了。所以社会科学研究到底有什么作用?特别是在现今这样一个社会,这让他们感到迷惑。“物欲狂欢横扫中国,国人陷入精神贫困”,一篇文章标题这样描述当今社会的特征。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大家更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或许很多同学有这样一种想法:默默地做研究还不如早点着手,着手干什么呢?通过关系去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大家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啊,特别是在中国目前的这种就业特点下,很多时候是“父母就业”、“朋友就业”。大家都知道什么叫“父母就业”、“朋友就业”吧?就是你的就业是通过父母、通过朋友的关系而实现的。一个调查显示,30%多的新参加工作的公务员,其父母就是公务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很多同学感觉到努力还不如父母有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更有作用,父母的关系对自己的将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能起到更大的作用。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但是,我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其实大家应该也很明白,那就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特别是对你一生的职业生涯来说,我们的价值永远不是在就业或者在物质面前暂时的稳定,暂时的满足。真正的价值,我相信一定是通过自己创造的。这里我想用自己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作为一名研究人员的体验,与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感悟和体会。因为我认为研究过程中的收获一定是来源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自真诚的态度,来自勤奋和努力。唯有这样,我们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者,才能够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二、两个研究案例从两个研究案例开始,我先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与我的团队做过的两项研究,然后谈谈我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对研究中态度的理解,对研究中勤奋的理解,还有就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价值。两个研究案例分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研究”和“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研究”。第一个,“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是2004年到2005年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