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9页企业如何防范纳税风险与应对税务稽查税务风险管理讲座(简洁版)主讲人:蔡昌(南方财税网高级税务顾问)第1讲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思想与技巧何谓逃避缴纳税款?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法,通过对已发生的应税经济行为进行隐瞒、虚报等欺骗手段以逃避税收的行为。逃避缴纳税款原来被称为称为偷逃税,具有明显的欺诈性和违法性。逃避缴纳税款与避税逃避缴纳税款的法律责任在我国税收实践中,逃避缴纳税款被解释为: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存货转移偷税案某国税局稽查局在辖区内开展了一次大企业专项检查。在选案过程中,某厨具公司引起了选案人员的注意。这家以生产优质热水器而在高新技术开发区,乃至全市都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最近三年月均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而今年月均销售收入仅1200万元,下降幅度极大。该厨具公司于2007年10月在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建立了一个同一法定代表人、独立核算的某工业公司,热水器等主要产品的生产就由新成立的工业公司进行,厨具公司只进行厨柜的生产。企业财务人员解释,厨具公司生产规模萎缩,销售收入下降是公司整体经营战略调整的结果,公司不存在违反税法问题。财务人员的解释似乎合情合理,但有另一个疑问:主营业务的转移必然伴随存货的转移,特别是存货中的产成品、在产品、第2页共79页第1页共7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9页原材料部分,企业对此是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呢?检查人员对企业机构分设前后的财务资料进行了重点检查,在当年11月份的凭证中发现如下一笔异常账务处理:借:原材料贷:产成品从凭证附件看,企业是将14种型号一万余台合计金额达1200万元的热水器从产成品转入原材料,财务人员的解释是,将这批“不合格”的热水器拆成散件又入原材料库用于再生产。凭着职业的敏感,检查人员认为这是一笔虚假的账务处理,这批热水器很可能已经实现销售。循着“原材料”线索追查,发现这批“原材料”最终于12月份转入如下会计分录: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贷:原材料。这是企业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为将披着“原材料”外衣的热水器彻底从账上抹掉而做的假账。对工业公司调查的结果印证了以上结论,检查人员从工业公司提取了完整的该公司接受由厨具公司移送来的热水器的清单。按照税法规定,这批热水器应当在移送货物之后结转收入缴纳税金。厨具公司不记账,不申报,还在账上做手脚,企图蒙混过关,是典型的偷税行为。根据《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稽查分局对该公司作出了补税2000万元和罚款500万元的处罚决定。税务稽查机构在进行税务稽查选案时一般不被企业的名气、规模等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把着眼点始终放在销售收入变动状况、税负变动状况等各项稽查选案指标上,重视对大企业、重点税源户的税务稽查。避税《中国税务百科全书》关于避税的解释:避税是指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纳税前采取各种合乎法律规定的方法,有意减轻或解除税收负担的行为。由于避税的行为并不违法,所以在我国税收实践中,对避税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和明确的法律责任,但对于纳税人利用税法漏洞和缺陷来人为减少税负支出的避税行为,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性的反避税措施,调整纳税人的财务结果并要求补缴税款。避税的特征分析第一,合法性,或称非违法性。即避税所使用的方式是合法的或是非违法的,纳税人没有行使欺诈行为,这一点明显区别于偷税或逃税。第3页共79页第2页共7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9页第二,避税的手段表现为巧妙地利用税法漏洞来减轻税负。第三,避税行为尽管不违法,但往往与税收立法意图相违背,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避税类型的鉴别1.灰色避税:通过改变经济活动的本来面目来达到少缴税款的行为,或者是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处理中所反映的信息不符合经济事实。[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