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城关五小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VIP免费

城关五小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_第1页
1/2
城关五小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_第2页
2/2
城关五小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我院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大型活动月我校作为一所市属高校,其生源大都来自北京地区。为使学生们感受老北京乡土文化的魅力、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近日,由我院院团委、历史系、京韵文化社联合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大型主题活动月。此活动自11月初开始,共四个主题,即:老北京曲艺知识讲座、老北京民间手工艺现场制作展示、老北京地方戏剧专场、老北京曲艺专场。11月13日,为活动月第二个主题“老北京民间手工艺现场制作展示”活动日。当天下午,享誉京城的泥人张、面人郎、小灯张、曹氏风筝、张氏空竹、邢氏料器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来到我院,为学生们演示了技艺精湛的老北京绝活,耐心地解答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并指导学生们进行动手体验。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小灯张”的传人张双志和同学们一起或画或装小方灯小彩灯;“面人郎”的传承人郎志丽女士手把手地教学生做面塑的基本功;“曹氏风筝”的传承人孔令民老先生则兴致勃勃地指导学生用一根细棍摇起了一尺见长的风筝""参加此活动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了自己对老北京乡土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并希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献出一份力量,但确实缺少了解与接触的机会。而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也把在年轻人中特别是高素质的大学生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当作自己的使命,甚至希望在大学生中选择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大型主题活动月,拉近了学生与传承人的距离,这对于弘扬老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一个福音。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及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等多家新闻媒体现场进行了专题采访和录像;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苑利先生到场,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表示赞许和支持;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公关部负责人李浩先生观摩考察此活动后,表示这种活动方式值得借鉴,并希望在全国高校中进行推广,通过在大学生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第1页共2页为组建全国大学生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历史系宣传部供稿撰稿顾军孙滢)2008年11月14日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城关五小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