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xx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支付方式改革工作方案县直各医疗机构、各乡(镇)卫生院: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深入推行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支付制度,根据XX省卫计委XX省财政厅《关于做好xx年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xx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在xx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支付方式改革(单病种定额付费)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总要求,着力统筹整合城乡医疗资源,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推行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将新农合的支付方式由单纯的按项目付费向混合支付方式转变,由后付制转向预付制,充分发挥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转换。进一步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增进新农合基金使用效益,提高参合人员的受益水平;进一步合理利用卫生资源,规范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让农村居民切实享受医改成果,保障参合农民权益,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作为当前新农合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建立有利于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参合人员受益水平、确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的新农合费用支付制度。(二)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基本原则。1、统筹区域内机构、病种全面覆盖。逐步对统筹区域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及其所有病种全面实行支付方式改革,防范医第1页共5页疗机构规避新的支付方式的行为,有效发挥支付方式改革的综合作用。2、结合本地实际,实时动态管理。根据基线调查数据、临床路径或标准化诊疗方案,充分考虑前三年病种费用平均水平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等,科学测算、确定支付标准,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确定的支付标准应当有利于引导参合人员常见疾病在基层就医和推进医疗机构实行分级医疗。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补偿方案调整、医疗服务成本变化、高新医疗技术应用以及参合农民卫生服务需求增长等因素对支付标准进行动态调整。3、兼顾各方利益,确保持续发展。以收定支,根据基金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基金支付水平。科学确定参合人员的费用分担比例,不增加参合人员个人负担。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通过新农合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谈判协商确定合理的费用支付标准,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使医疗机构获得合理的补偿,保证医疗机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同时,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4、强化质量监管,保证服务水平。运用行政、经济、管理等多手段,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实行组织、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并举,强化服务质量监管,确保实施支付方式改革后医疗机构服务内容不减少,服务水平不降低,实现保证服务质量和控制费用不合理上涨的双重目标,切实维护参合人员利益。三、工作步骤(一)成立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支付方式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任办公室主任,xx为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住院支付方式改革日常工作。(二)成立基线调查工作组组长:xx成员:xx工作组分工:1、调查员xx2、质量控制员xx3、后期数据处理员xx(三)基线调查方案第2页共5页1、抽取xxxx年x月x日——xxxx年x月x日的参合患者出院病历及出院费用清单(不含住院分娩),分年度进行普查;分病种对每例住院患者的调查项目进行核查登记。2、调查人员对每个病历资料进行查阅,核查其完整性,核查扣减总费用中不合理的费用(包含药费、检查费、住院费);核查添加医院漏费。3、测算合理总费用(按每例计算):合理总费用(元)=实际总费用-不合理的药费、检查费、住院费(元)+医院漏费(元)。4、基线调查资料审核汇总质量控制员对xx原始调查登记表的项目内容是否填写规范,有无漏项或错项,项目间有无逻辑错误,调查表格是否提交完整等进行审查。审核无误后交调查员进行初步汇总,内容包含住院病种、费用、住院天数。每病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