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党中央号召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意味着国家重视并支持企业开展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在此指导下,我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不少成就。而这其中,研发投入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20年初,由于新冠疫情的来袭,所有的视线都聚集在医药行业当中,亟待新冠疫苗的出现以解除病毒对人类的威胁。而研制疫苗离不开研发投入的支持。研发过程中,研发投入对医药企业的经营业绩是否有一定的作用,有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答案。本文基于此背景和此形势,对研发投入和医药制造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1.1.2研究意义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速,医药制造行业愈发受到国家和社会大众的重视。而在该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也是直接影响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医疗制造行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研究,将更好地剖析研发投入、科技创新的力度对科研成果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医药制造业作为技术型行业,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谁能够走在科研创新的前沿,谁就能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研究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用实证表明医药行业发展与研发投入密不可分,具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的行业氛围的重大意义。医药制造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稳定国民经济,同时也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对于医药制造行业的核心技术研究还不够深入,存在缺乏核心技术、研发滞后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药行业还需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前人研究表明,研发投入能够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可以鼓励企业适当加大相应科研投入,创造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促使行业整体发展迈向一个新的台阶。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较多,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AliOstadhashemi等(2019)以2011-2015年德黑兰证券交易所7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借助多元回归模型,对前期所得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其结果发现,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同市场价值间具有正相关关系[1]。大多数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同样证实了这一点,但也有部分学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Kim等(2019)利用韩国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针对国外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研发投资对其出口活动的溢出效应展开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结果显示,国外跨国公司研发对于企业出口绩效存在负的行业内溢出效应[2]。而另一部分学者对其影响的滞后性进行了研究。RuixiongQi(2020)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高新科技企业进行研究,通过构建模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研发资金的初始投资对当前绩效的回归系数为1.17,这说明二者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并从中发现,研发资金投入有2年的滞后期,对产出有累加效应[3]。1.2.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人员针对二者的关系展开了深入探讨。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段天宇等(2020)通过选取112家上市公司2012-2018年的样本数据,同时借助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为了探讨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最终结果指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具有研发投入强度门限值,在此门限值前,企业绩效将随研发投入的增大而增大,在门限值之后,研发投入对绩效的促进作用会大幅下降[4]。严汉民等(2019)在著作中提出信息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理论,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检验了192个样本的研发数据。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并使结果更具说服力,他同时将主营业务利润及其利润率来表示企业盈利能力。其结果表明,研发资金及人员投入均对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性,由此可知,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5]。曾宇等(2018)通过选取农业上市公司,在分析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时,进一步探讨了研发人员对结果存在的影响。由此发现,研发投入的相关系数为0.2238,技术人员的相关系数为0.3265,可知研发支出以及技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