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基本面好转可期、投资机会显现——纺织行业研究报告内容提要:从中长期来看,国内外棉花价格已呈现下跌趋势,将会在原料成本端对纺织行业起到积极的作用。2005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配额的全部取消,将会大大拓展我国纺织行业的国际市场空间。一、1-7月全行业走势超出预期进入2004年,尽管一季度国内棉花价格仍然高企,并且出口退税率下调的政策开始执行,但纺织行业通过降低费用水平、提高资产运行质量等手段,延续了上年的良好增长势头。据纺织工业协会统计,1-7月化纤、纱、布和服装等大宗纺织品产量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见图1),纺织工业总产值(现价)8544亿元,同比增长25.4%,实现销售收入8047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利润总额248亿元,同比增长19.67%。1-7月,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518.59亿美元,同比增长2.62%。从分月度来看,1-2月受退税率下调及节日因素,贸易顺差额较小,此后逐月扩大(图2),显示行业出口竞争力有所回复。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从分行业来说,其特点主要为:下游制成品业的盈利能力高于上游;棉纺织业受棉价上涨影响效益有所下降,由于产品价格普遍上扬,化纤行业(尤其是粘胶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上升。图1:主要纺织产品产量变化(03年6月~04年7月)注:化纤、纱(左轴),服装(右轴)。资料来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图2:纺织品服装进出口额变化(03年6月~04年4月)资料来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二、行业基本面有好转迹象第3页共6页第2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页1、宏观调控逐步抑制过剩产能2003年纺织固定资产投资599亿元,同比增长67%,相比之下出口增长27%,国内消费需求增长10%;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同比增长98%,相比之下出口增长25%,投资和需求的差距明显加大。当投资增长达到这样的高速,形势就开始向不利的方向演化。一是部分纺织投资项目技术水平落后,属于粗放式增长,增量效益较差,如2003年新增的1700多万锭纺纱能力中,相对落后的约占1/3。二是新增产能大大超出了国内外需求的增长,投资风险逐步积累,将加剧市场竞争(2003年,我国纺织企业单位数达到了15000多家,比上年增加近2000家),企业有可能通过削价销售来消化库存及新增产能,从而压缩产品的利润空间;三是新增产能的迅速增长,将会加紧对上游基础设施(运力)、能源(煤、电、水)和原料(棉花、羊毛和化纤等)的争夺,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势必会推动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从而使行业毛利率水平趋于下降。近期国家发改委和人民银行联合公布的《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中,涉及纺织行业的集中在对耗能较高、技术水平落后和产能严重过剩的纺织机械上,主要是特定型号的细纱机、络筒机、梳毛机、印花机和染整设备等;此外,发改委表示要研究制订行业标准,在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有关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及时发布供求、产能、价格等方面的信息,引导产业投资方向。一般来说,纺织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在生产上对资金和设备的要求并不太高,进入壁垒较低,价格竞争相对激烈。因此紧缩政策指向这些技术水平落后以及造成产能过剩的纺织机,实质上是对新进入者提出了更高的设备和技术要求,提高了行业的进入壁垒,稳定市场秩序,对现有企业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同时,对新增产能的限制又进一步减少了对上游原料和动力资源的需求,可以缓解生产资料价格上升的压力,如近期纺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减缓以及企业资金的紧缺,是今年3月后国内棉价出现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历史上来看,1997年宏观政策对纺织行业实行“总量控制、淘汰落后”的政策,实施了棉纺和毛纺的压锭减员,由于压缩了落后产能,当年就使全行业一举扭亏为盈,并造就了此后连续7年收入和利润的持续增长,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紧缩政策对行业起到了明显的规范发展和促进作用。2、棉花价格走软有望降低生产成本棉花是棉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