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事创业,贵在执力马云与孙正义曾经探讨过一个问题: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水平,与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水平,哪一个更重要?讨论结果是: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水平。俗话说:“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决策再好、思路再好、制度再好,没有强大的执行力,一切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何为执行力?我理解,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为什么看是雄心勃勃的计划总是不了了之或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什么总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呢?为什么专门开会部署强调,但一到下面就走样变形?为什么有时付出比计划多出了10倍,结果得到的却往往不到1/10?一系列的“为什么”让人很难找出理想的答案,但是,这些“为什么”的背后都隐含着一个重要的现实,那就是——执行不力!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执行力已经成为决定我们成败的关键因素。执行力包括组织执行力和个人执行力,今天,我主要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个人执行力的学习体会。主要讲两个方面。一、执行力不强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当前我们干部队伍执行力不强的表现,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1(一)机械执行。照搬照抄,不讲客观实际,落实工作上下一般粗。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当“传话筒”,把部署当执行。有的干部参加上级会议、受领任务后,回到单位只满足于传达部署,不注重跟踪检查、末端问效,导致执行走形变样。②不理解指示要求,简单执行。对上级指示要求理解不深,领悟不透,把意义看轻了、作用看淡了,执行起来应付了事。③“拿来主义”,生搬硬套。不善于结合上情和下情,拿出具体管用的办法措施。就拿机关下发的各类方案计划来说,有的单位不学习不研究,照抄照搬,闹出了很多啼笑皆非之事。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是贯彻落实上级指示“不走样”,实则上是不负责任,懒政惰事。(二)拖延执行。在贯彻上级命令指示时,见事迟反应慢,工作拖拉,做事拖沓。突出表现在:①表态快,行动慢。有些单位在上级领导检查时,表态很好、信心满满但具体抓落实,不紧不慢,缺乏雷厉风行的干练作风,往往是慢中生变,虎头蛇尾,不了了之。②说得好,做得差一些单位汇报工作时,说得头头是道,上级的指示要求看似都得到了落实,执行得很好,但事实上经不起查、经不起看、经不起考,漏洞百出。③找理由,讲客观。一些单位落实工作,总是踏不上点、跟不上趟,距上级要求有差2距,找原因往往是讲客观的多、查主观的少,每个问题后面都有能说服自己的理由。有的甚至投机取巧,草草了事。(三)变通执行。有的干部面对上级布置安排的工作时,不是想着怎样把工作干好,而是自以为是,想办法搞变通。突出表现在:①选择性执行。对上级指示,符合自己想法和性子的就落实,否则就抛到一边,另搞一套。②拍脑袋执行。有的执行任务凭老套路、老经验,工作平庸有的执行任务闭门造车、甚至异想天开,搞“土政策规定”。③打折扣执行。有的单位无视上级指示的指令性和强制性,自认为上级要求是站在全局的普遍性指导,自己单位建设形势好,可以有选择的贯彻执行。事实证明,上级的每一项决策指示都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普遍指导意义,执行上级指示不能凭感觉,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去推脱,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四)半拉子执行。在工程建设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中途停工下马的“半拉子工程”。不仅劳民伤财,影响经济发展,而且有碍观瞻,令人痛心。在各项工作中,也有类似的“半拉子工程”。①重上篇轻下篇。谋划工作满足于上级精神传达了,文件发了,至于基层到底落实得如何往往很少问津;布置任务满足于开会提要求,很难见到布3置工作的人到末端检查落实情况;抓教育满足于到课了、笔记记了,对实际效果却无人过问。②有干劲缺韧劲。习主席讲“现在,一年抓几件事的热情和决心都很大,但几年抓一件事的韧劲就不是谁都有了,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要是再赶上班子调整、人马换了,不少工作就不了了之。”有的同志执行起来有始无张,开始风风火火,最后偃旗息鼓。③有形式无标准。我们都知道5个90%相乘59%,如果每级都以90%的工作标准逐级衰减,那么末端落实的结果就注定会“不及格”。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