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实施方案XX县区义和镇卫生院关于开展“建设群众满意卫生院”活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面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在乡镇卫生院扎实开展,加强乡镇卫生院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按照XX县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贯彻落实《XX市“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的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开展的“分发挥乡镇卫生院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百姓的天然优势,结合我院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基本原则1.遵循全面覆盖、目标导向、群众参与”的原则,明确我院在活动中的主体责任,充分调动辖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围绕群众需求开展服务,对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标准,查找不足,整改提高,达到标准。2.以群众满意为宗旨,促使我院改进工作作风,转变服务模式。我院设立群众信箱、投诉电话等形式,听取群众意见,安排专人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反馈。要践行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和行为规范,落实《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通过转变服务模式,推行团队服务、签约服务,组建由全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等参加的服务团队,包村到户,定期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对辖区居民进行连续动态的健康管理。二、活动的主要内容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责任,加强我院标准化建设,改善院容院貌,合理配置医疗设备。实施涵盖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中医药、计划生育、基本药物、健康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绩效考核等功能的人口健康信息系统建设。第1页共4页2.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医务人员具备相应执业资质,规范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活动,优化诊疗流程,注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强化合理用药。加强护理、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等质量管理,防范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医疗废物和污水、污物实行无害化处理。3.规范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开展服务,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居民感受度。4.规范内部管理。严格按照《XX县区义和镇卫生院管理细则》规范内部管理,加强医疗核心制度建设,积极推行乡镇卫生院信息公开。强化新农合基金管理,严格财务管理。5.探索实施基层首诊制度。探索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制度,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的绿色通道,为上级医疗机构恢复期患者入院进行康复治疗提供便利条件。6.加强村卫生室的管理。我院与村卫生室在人员准入、业务、药械、财务、绩效考核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管理,提高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确保辖区居民能够享受到均等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三、“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基本标准(一)我院于2015年新院搬迁入住,辖区居民到到我院看病就医方便,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得到及时诊治,就医环境温馨舒适;医务人员服务热情、举止文明;参合农民能够即时结报;诊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流程优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二)基本医疗服务综合指标优良。1.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可靠。一是医疗管理核心制度得到全面有效落实。落实首诊负责制、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术前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急重症病人抢救制度。临床科室、手术室、药房、检验科、放射科、心电图室、b超室、供应室等均应落实查对制度。落实医患沟通制度。落实交接班制度。二是医疗服务行为规范。(1)开展处方点评,至少每季度一次开展处方(含住院医嘱)点评活动。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少于10%,且每第2页共4页位临床医生的病历都必须覆盖到。(2)落实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病历质量考评。对经常产生不合格病历的医生要予以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理,必要时暂停其处方权。三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年年有进步。门诊诊断与入院诊断符合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临床诊断与x线、b超的诊断符合率,x线、b超检查阳性率,治愈率,好转率,抢救成功率,处方合格率,门诊病历合格率。2.中医药服务优质优价。规范加我院中医科建设。中医科要配备1名以上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设置中医诊疗科室、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