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湾乡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民参与,改变不良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促进全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健康水平整体提升,今年年初我省在渭源、通渭、敦煌、白银、庆城、XX县区等6个县(市、区)先行启动了健康促进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目前,试点范围已由6个县(市、区)扩大到32个县(市、区),该项改革是我省深化医改的又一举措。前不久,省政府印发《关于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决定在全省全面推行这项改革。围绕《指导意见》的出台,记者采访了省卫计委副主任蒋新贵。构建大健康大卫生工作格局“健康促进模式改革是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的一项举措,也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蒋新贵介绍,《指导意见》的核心是通过这项改革,为城乡居民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更加有效地保障健康。构建大健康大卫生工作格局是改革的首要任务。《指导意见》明确,由县级政府统筹协调环保、国土资源、农牧、林业、水利、建设、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对可能影响健康的土壤、空气、水质、食品等进行定期监测和综合治理,减少疾病发生,同时,对相关部门涉及健康服务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对影响当地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和重点疾病进行科学干预,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健康产业,控制污染,保护生态,改善生活环境,养成健康行为,提升健康素养。各级政府、机关部门要将健康理念融入所有公共政策,加大引导力度。蒋新贵介绍,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试点,试点地区党政领导、部门参与、全社会推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大健康大卫生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各试点地区均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健康促进模式改革领导小组,政府在深化医改、维护居民健康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体第1页共4页现,部门参与健康促进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陇南市、定西市、XX市、XX县区等4个市以市委市政府或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将健康融入所有公共政策的指导意见,将“大健康”理念纳入所有公共政策,为全省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提供了范例。转变服务模式从源头上减少病人“意见明确了改革的总体目标,即强化健康管理服务,减少患病人数,从源头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蒋新贵介绍,具体到卫生计生部门,就是转变医疗服务模式,强化健康管理与服务,通过主动开展巡回健康体检服务,甄别患病人群,科学指导、合理分流健康服务和医疗服务去向,加大对健康、亚健康、老年病、慢性病和隐匿性疾病的干预,普及推广养生理念,指导重点人群学会“记录、观察、调整”慢性病管理办法,从而达到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的目的。近一年来,我省的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试点地区有91.24万人享受了免费的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确诊慢性病患者37.29万人,开展随访服务59.49万人次。一些边远贫困山区的群众平生第一次接受了系统的健康检查,知晓了健康状况和防病知识。蒋新贵表示,今后,全省将全面推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临床、护理、公共卫生等人员(每组3人)组成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小组,为群众提供签约服务。通过精准确定目标人群、分层管理、合理分流、主动干预的方法,实现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出积极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整合利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推动城市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计生服务所按照医养结合、就近便利原则,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老年病房等服务,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改革支付方式节约医疗卫生费用改革支付方式和分配制度是保证此次改革顺利推进的基础,第2页共4页也是实现节约医疗卫生费用目的的途径。《指导意见》提出,按照总费用包干、合理奖惩、年度预算与服务数量质量考核相挂钩的原则,改革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方式。按照公平与效率统一、谁服务谁获益、群众满意度与补助额相挂钩的原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