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长春分行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小额信贷意味着向低收入和中小型企业提供少量信贷,贷款金额一般在1万元到20万元之间。小额信贷部门根据不同的客户目标分为农户小额贷款和商户小额贷款,每个农户贷款和商户贷款的最高贷款额:农户暂时为5万元,每个商户的最高贷款额为10万元。小额信贷最重要的特征是过程短,效率高,实用形式。小额信贷利率遵循风险定价原则,密切关注资金成本,通货膨胀率,央行基准利率,违约风险,经营和管理成本以及市场竞争力,以制定产品利率和浮动范围。小额信贷是信贷技术和实际应用的延伸。小额信贷主要提供三个中小农村企业和小额信贷支持服务,并通过集中部分个人资金合理调节私营企业并有效解决了三农和小企业的财务方面的问题。现在小额信贷部门面临强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政治环境,我国则继续在“农业,农村和农民”方面以及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投入更多资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2007年3月20日正式成立,该银行是一家以邮政储蓄管理体制改革为基础的商业银行。2012年1月2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务院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整体变更。自此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负起了“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并接受了全面融资的概念。走上了一条特色的发展道路: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现已成为拥有最多分支机构和最多客户的商业银行。2008年3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长春分行正式挂牌成立,2008年6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长春分行的小额信贷业务正式设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长春分行围绕服务地方经济,通过自身特点和服务于当地经济的优势,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加强了发展的力度。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长春分行有着自身的市场定位,即: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来增强城乡金融服务的功能,业务主要专注于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建设贡献了力量。鉴于缺乏完善的信贷环境且业务发展管理不善,开发产品的小额信贷风险大,使得业务发展缓慢且不良贷款增加。截至2016年初,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长春分行:收入达到了4.91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264.7亿元,;小额信贷业务达到1.38亿元,占总收入的28.15%。截止2017年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长春分行:收入达到了4.12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231.5亿元,;小额信贷业务达到1.31亿元,占总收入的31.79%,小额信贷业务所占比重较上一年降低了5.2%,从中可以看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长春分行的小额信贷业务中出现一定的问题。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长春分行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一)小额信贷产品品种单一整体而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目前仅提供少量的信贷产品且现有产品的差异化不明确,品牌附加值低。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增长,信贷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且多样化,单一的信贷产品不足以满足客户需求。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农发行,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然而,由于当前金融服务系统存在某些问题,难以进行信贷,货币供求关系异常,信贷需求未得到满足。这就导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长春分行将产品创新带入市场的实际需求,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长春分行的创新能力存在两个问题。首先,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创新的产品功能与客户并不完全吻合。必须以实际的信贷需求作为研发的起点,只有考虑到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为产品创新的起点,才能与市场相匹配,才可以被市场所接受,从而获得更多客户并创造与客户的双赢。由于目前的机制,在市场研究方面,客户对调查人员有着防备态度以及缺乏完善的隐私防护系统,使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银行不完全了解客户的情况和需求,无法引领创新,适用新产品的人群不多,导致适用性不佳。二是产品创新研发管理体系滞后。目前,现行信贷产品的创新审批权都在总行,没有给基层行充分的权利,只能推广和分销上级行银行开发和发行的信贷产品,不能充分应对当地市场需求。基层行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在当地环境中进行创新,审批且达成一致意见也需要很长时间,错过了业务增长机会,破坏了业务发展。三是信贷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足。参考其他商业银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