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财县管”实施方案乡财县管乡用“乡财县管乡用”是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措施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规范乡镇财政收支以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在中央的推动下,“乡财县管”改革在全国各地铺开。2006年实行试点,2007年全国只有28个县(市、区)没有进行。至此,“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已进入高潮。我县虽属贫困边远山区,但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认真地推行改革措施。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的“乡财县管乡用”这一改革措施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了成效。一、增强了乡镇保障能力。实行“乡财县管”以后,通过调整体制撤消了原有的“七站八所”,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落实政策标准编制乡镇预算,增强乡镇财政保障能力,确保干部工资,乡镇运转等基本公共支出。通过“瘦身”与改革前相比,乡镇可用财力、人年均人员经费和公共经费都不同程度增长。二、实现了“四个管住”,即管住了乡镇乱收费,管住了乡镇乱花钱,管住了乡镇乱进人,管住了乡镇乱举债。通过了“乡财县管”改革,完善了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有关文件和办法财政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乡财县管”突出了乡镇府管理财政的法律主体地位,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乡镇政府承担的债权债务不变。“乡财县管”规范了乡镇财政财务收支,加大转移支付资金补助,基本保证了乡镇的运转。使乡镇政府能够集中为人民办实事,为民服务,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实行“乡财县管”以后,乡村理财观念、理财方式得到转变。乡镇资金使用等方面要经过县级财政审核。特别是乡镇举债方面,建立了严格的审批制度和债务预警机制,从源头上约束乡政两级的举债行为。三、规范了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实行“乡财县管”后,通过“五统一”管理办法,县财政局对乡镇财政实施了全过程全第1页共3页方位的管理、监督和指导,乡镇拨款按计划,用钱按标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乡镇预算编制和执行,国库收付,政府采购,银行帐户、票据以及财政所工作考核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乡镇预算得以落实,有效保证了乡镇的基本支出需要。清理取消乡镇一些帐户,规范统一乡镇帐户设置,明确各帐户使用功能和规定,乡镇各项收支得到较好的控制,财政资金得以安全高效运行。严格票据管理实行票款同行,以票管收,保障资金及时足额入库。同时,严格审核原始支出凭证,严肃财经纪律、规范了财务核算和支出管理。四、完善了农村公共财政的建设。实行“乡财县管”,从完善乡镇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管理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方面,推动了财政公共支出改革延伸到乡镇,促进乡镇财政较好的落实财政支持和服务“三农”的各项政策,使“公共财政普照农村大地”成为现实。“乡财县管乡用”是财政体制的一个重大改变,虽然这项改革措施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一、健全网络信息环境,提高财务运行效率,降低财务运行成本。“乡财县管”改革推行后规范了乡镇财政管理,乡镇用钱要经过申请、审批和结算等一系列手续。为了控制和保证资金安全,大宗大额资金不能一次性拨付等一系列措施会导致边远乡镇工作人员忙于奔走在县乡之间,毫无疑问这相对提高了财务运行成本。那么,如何简化工作程序,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既全面监管乡镇财政的各项收支,又确保能及时有效的满足乡镇的正常用款需求是这项制度改革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管理信息化模式仍是一条必经之路。那么必须加强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各级人员素质。必须做好“乡财县管”软件开发及实施工作。二、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确保乡镇财权与事权想统一。“乡财县管乡用”这一改革制度是中央推行至地方的一项自上而下的改革措施,致使各级政府都形成了一种上级政府应集中管理资金的逻辑,这直接造成了基层财权与事权不第2页共3页相匹配。目前,乡镇一级政府仍要提供本区域内基础设施、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多种地方公共物品,同时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地方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