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八下易错题整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解析版一、选择题1.1880年,美国科学家G·Engelmann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有氧呼吸型细菌的临时水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的受光部位周围。这个实验能说明光合作用()备选答案光合原料光合产物外界条件光合场所AH2O和CO2有机物和O2光叶绿体BO2光叶绿体C光叶绿体DO2一定的温度和光照叶绿体【答案】B2.如图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A.收缩、缩小、下降B.舒张、扩大、下降C.舒张、扩大、升高D.收缩、扩大、下降【答案】D【解析】吸气过程中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胸廓体积变大。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下列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①此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②此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③甲中氢氧化钠溶液变浑浊;④丙内石灰水变浑浊.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可以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以及图示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①此装置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为二氧化碳被左边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缺乏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无法完成.②要验证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丙内有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遇到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达到目的.③二氧化碳遇到氢氧化钠不会变浑浊,此种现象不可能.第2页,共7页④丙内石灰水遇到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会变浑浊.总之,只有②④具有可能.故选:D【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4.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小明设计了瓶盖处密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装置的其他条件相同,盐水瓶内装满可使金鱼藻的生活环境保持较稳定的、适宜的CO2浓度的某溶液。实验步骤:先分别读取甲、乙玻璃管液面显示的读数;同时打开两台灯,观察到玻璃管内液面上升;一段时间后同时关灯,再次分别读数。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电能全部转化成内能和化学能B.将盐水瓶放入清水中,能使温度基本恒定,是因为水的密度较大C.两次读数之差是该时间段内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数D.通过一段时间后,甲装置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得比乙装置的少【答案】D5.下列哪个现象不是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果()A.堆放的白菜散发出霉气B.潮湿种子堆周围的空气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潮湿的种子堆散发出热气D.走进贮存蔬菜的地窖,手中蜡烛的火焰变微弱【答案】A6.兴趣小组探究适宜光照条件下温度对某品种蔬菜生长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根据图形得出的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A.光照越强,该品种蔬菜的光合作用越强B.在25℃时,1小时后该品种蔬菜体内有机物的量增加C.温度为25℃-30℃时,该品种蔬菜生长最慢D.该品种蔬菜适宜在寒冷的自然环境中生长【答案】B7.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它条件相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为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应首先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B.乙瓶与丙瓶可构成实验对照组,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C.甲、乙、丙瓶中的叶片经脱色、染色后,理论上只有乙瓶中的叶片变蓝色D.若丁叶片经脱色、染色后B部分变蓝,A部分不变蓝,则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第3页,共7页【答案】D8.如图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时:呼气,膈顶下降B.b→c时:吸气,膈肌收缩C.c→d时:胸廓容积扩大D.c→d时:外界气压>肺内气压【答案】B【解析】解:A、曲线a→b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膈顶舒张上升;A错误;B、曲线b→c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膈肌收缩,B正确;C、曲线c→d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胸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