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及其法律规章制度VIP免费

论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及其法律规章制度_第1页
1/39
论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及其法律规章制度_第2页
2/39
论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及其法律规章制度_第3页
3/39
论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及其法律制度目录摘要"""""""""""""""""""""""""1关键词""""""""""""""""""""""""1一、引言""""""""""""""""""""""2-31.1民事再审程序的概念"""""""""""""""2-3二、民事审判再审的性质""""""""""""""""3-5三、民事再审程序的指导原则""""""""""""""6-9四、取消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的主体地位"""""""""9-114.1人民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违背民事诉讼不告不理的原则"""""""""""""""""""""""""9-104.2人民法院启动再审不利于实现民事诉讼的止争目的及稳定""""""""""""""""""""""""""104.3人民法院启动再审有违审判机关性质及诉审分离原则""""""""""""""""""""""""10-11五、规范制约检察院的抗诉监督"""""""""""11-145.1检察机关抗诉监督有理论依据""""""""""12-135.2检察机关抗诉监督有现实必要""""""""""""135.3检察机关抗诉监督的规范制约""""""""""13-14六、切实保障当事人发动再审的权利"""""""""14-216.1明确再审理由,使之具体化""""""""""""15-186.2明确再审案件的管辖法院""""""""""""19-206.3规范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处理""""""""""""206.4明确提起再审的期限""""""""""""""""21七、结语"""""""""""""""""""""""21参考文献论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及其法律制度摘要。民事再审程序即审判监督程序,是指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由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的程序。我国1982年3月8日通过的民事诉讼法(试行)中规定,当事人认为法院生效判决有错误,只能通过申诉的途径加以解决,而申诉则是被宪法规定的民主权利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表现而规定的,是一种民主权利,而不是诉第1页共39页讼权利。1991年4月9日正式颁行的民事诉讼法对再审程序作了重大修改,当事人、法院、检察院都是提起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并对此进行相关立法。本文就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及其法律制度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些浅见。本文共分七个部分,除引言和结语外,主体内容有五个部分,分别论述了民事审判再审的性质,民事再审程序的指导原则,鉴意取消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的主体地位及规范制约检察院的抗诉监督,切实保障当事人发动再审的权利。关键词:民事再审主体抗诉监督程序一、引言依照通常定义,民事再审程序即审判监督程序,是指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由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的程序,我国1991年正式颁行的民事诉讼法对再审程序作了重大修改,主要是增加了检察机关抗诉提起再审。当事人依诉权提起再审,并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再审的理由。可以说,这些改革拓宽了案件再审的渠道,规范了再审的理由,为纠正错误的生效裁判提供了一定的保证。但是,该程序在实际中发挥的作用还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笔者认为,再审程序的缺陷最主要体现在对再审主体的设置上。民事诉讼法为发动再审程序设计了三种方式——根据当事人申请,由法院发动,通过检察机关抗诉。可见,当事人、法院、检察院都是提起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这种规定,似乎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公正审判提供了多重保障。然而正是由于这种“多重保障”却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法落到实处。一方面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申请再审设置的时限为2年之内,而且对当事人提起再审事由的规定又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就为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留有很大的余地;另一方面,法院与检察院之间均未将发动民事再审视为自己的当然职责,将这一权力像烫手的山芋一样在两者之间抛来抛去,互相推诿,实践中,检察院抗诉的再审案件较多,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的情况较少,完全由当事人提起的再审案件则更少。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应该改变民事再审制度的主体设置,取消法院提起再审的主体地位,规范制约检察院提起再审的权力,并切实保障第2页共39页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提起再审的权利。二、民事再审之性质在1991年对试行法修订时,立法机关将申诉改为申请再审,当事人可以申请启动再审程序。申请再审是一种诉讼权利,而不再像申诉一样是民主权利。这虽然是一种立法上的进步,但实践中却没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当事人申请再审依然困难。究其原因,在于对民事再审的性质认识不清,民事再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及其法律规章制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