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桐庐县为例(参考文献)[1]罗明义.旅游经济分析理论、方法、案例[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化.2010[2]张辉.旅游经济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3]英巧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4](美)罗彼特·M·索洛.增长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5]中国旅游研究院编著.中国旅游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6]王凯.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16[7]徐虹.旅游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8](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増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9]大卫·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0]小罗伯特·E·卢卡斯著,罗汉,应洪基译.经济发展讲座[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1]郭瀚文,王京宇,袁丰年.区块链技术在少数民族县域扶贫攻艰中的应用研究——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1):157-159.[12]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中心课题组,王建康.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新西部,2019(01):63-64.[13]强雪梅,李欣正.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发展,2019(02):67-71.[14]韩彩霞.全域旅游视角下县域旅游发展策略探析[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1):60-62.[15]李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40年:经验与启示[J/OL].石河子大学学报,2019(01):1-2[2019-03-19].https://doi.org/10.13880/j.cnki.cn65-1210/c.20190221.005.[16]王庆生.保护传统村落助推乡村振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3-05(008).[17]杨明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2):222.[18]张彩虹,邓芳,杨遥,尹琳珊.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9(02):202-206.[19]聂伟,陆军.撤县设区改革与地级市经济增长——整县设区和拆县设区的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9(02):95-101.[20].敦化:做实高质量发展新路开创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新局面[J].吉林农业,2019(04):14-15.[21]张莅黎,赵果庆,吴雪萍.中国城镇化的经济增长与收敛双重效应——基于2000与2010年中国1968个县份空间数据检验[J].中国软科学,2019(01):98-116.[22]姚进忠.推动“旅游+”宜居又宜游——贵州省黎平县打造旅游脱贫新样板[J].科学种养,2019(02):14-16.[23]潘东阳,洪名勇.县域减贫效率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基于贵州省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34(01):101-108.[24].浙江生态旅游收入破千亿[J].浙江省情,2019(02):7.[25]曾玲玲,胡波,王娜,陈文仪.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比较分析——以北京和重庆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2):40-47.[26]姜安印,刘博,何彩云.甘肃省集中连片特困区县域经济差异研究:基于产业视角[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9,32(01):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