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五节、查对规章制度VIP免费

第五节、查对规章制度_第1页
1/16
第五节、查对规章制度_第2页
2/16
第五节、查对规章制度_第3页
3/16
第五节、查对制度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须严格确认患者身份,履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等两项信息核对患者身份。为了确保安全也可另加住院号(门诊号)、性别、床号等信息进一步确认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确认患者身份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让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一、临床查对制度1、开具医嘱、处方或者各种申请单、治疗单、手术单等医疗文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以及相关信息资料,加以核实。2、执行医嘱时应进行“三查九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及过敏史。同时应检查药品的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瓶口有无松动,批号。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询问有无过敏史。3、转抄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转抄医嘱者及查对者,均应签全名;临时医嘱应记录执行时间及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须问清后方可执行。4、整理医嘱单后必须经第二人查对;摆药后须经第三人核对方可执行。5、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者必须口头复诵一遍,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将使用后的空安瓿、药瓶或者相关包装等物品保留备查。6、使用毒、麻药、限制药时须反复核对。7、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核实清楚无误后方可执行。8、采集标本时应查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床号与标本标签相符,标本质量与检查要求相符,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送检。第1页共16页二、输血查对制度1、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门诊号)、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2、医护人员或者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时,双方进行逐项核对。3、输血科交叉配血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进行交叉配血。4、输血科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准确无误后填写配血试验结果。5、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门诊号)、床号、血袋号、血袋标签、血型有效期、血量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6、血袋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标签破损、漏血;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接面上出现溶血;红细胞层呈紫红色;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7、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8、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门诊号)、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三、手术查对制度1、按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部位标识制度与规范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执行。2、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第2页共16页份(姓名、年龄、性别、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3、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年龄、性别、病案号)、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4、手术中切除病灶或器官时,应再次核实,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切除手术。5、术中输血遵照输血查对制度执行,术中用药遵照临床用药查对制度执行。6、查对手术所用物品消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五节、查对规章制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