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家校联系制度范文1、学校与家庭通过家长学校联系,上门家访、电话等多种形式相互联系,双方互相交换教育意见,共同管理学生的安全。2、学校与家庭联系做到经常化,—学年对每位学生家访至少一次,并有家访记录。3、发现情况,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及时上门家访。对特殊学生应建立家校联系簿,及时反馈孩子在校、在家的各种表现,以便共同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教育手段,确保学生不出意外事故。4、每学年召开家长会至少4次,—般情况以年级为整体,统—思想,统一主题,以班级为单位,形式多样地开展活动。5、家长会形式可根据各班具体情况而定,一切从效果出发。会前应精心组织准备,同年级集体备课、讨论有关事宜,保证会议安排得合理紧凑,井然有序,气氛融洽。6、家长会上班主任及有关任课教师均应准时参加,向家长汇报本班学社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各科教学情况,并适时解答家长提出的有关教育教学、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良策,促进孩子健康成长。7、对来访的家长,教师应热情接待,态度诚恳,如实汇报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并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善于接受家长提供的合理的教育建议。8、对于家校联系活动的一切情况均应及时记录,并作资料存档。9、学校不定期检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家校联系情况。第二篇:家校联系制度家校联系制度为了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增强教师与家长相互理解与信任、融合关系,共同创建家校和谐氛围,共同促进教育健康发展,营造同一的教育氛围,形成教育合力,真正实现对学生的全员、全面、全程教育,特制定家校联系制度:一、建立家、校互相访问制度互访的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了解孩子在学校、班级第1页共9页和家庭的基本情况,双方应各有侧重。二是互相通报学校、家庭近来发生的重要变化,以及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重要活动、表现和进步情况。三是共同商订今后教育孩子的步骤和方法。教师与家长应充分利用电子邮件、班级qq群、微信群、电话、短信、信函等形式与家长保持经常、及时的联系,随时反映学生动态,共同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相关教师要做好互访的记录。二、有效使用学生手册学生手册多用于传递学生的日常表现、学校及家庭的变化以及学校的各项信息。三、举行家长会家长会一般在学期开始、期中或期末举行,主要是向家长汇报学校或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计划,向家长提出教育上的要求,听取家长意见,表扬优秀学生,请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双方互相交换教育意见等。四、举办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是利用学校有利条件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向家长传授教育科学的有关知识,介绍、交流好的家庭教育经验,并为遇到教子难题的家长提供帮助。不断提高家教育水平,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五、设立家长开放周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到两次家长开放周活动,邀请家长可以到校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教师的教学状况,学校的管理状况。教师要热情接待家长,接受家长的咨询、建议、检查和听课等,并做好记录。六、学校组织外出活动,停课、放假、收费及遇到其它重要情况,教师必须配合学校做好相应工作,提前以书面、短信等形式及时通知学生家长,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五防”工作。并做好通知回执的收缴,不得遗漏。七、学生在校突然不适或发病,应当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由家长领回进行治疗.如在校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在先与家长取得联系的同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教师在校发现学生有异常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第2页共9页防患于未然。第三篇:家校联系制度家校联系制度家庭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学校强有力的支持。为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特制定家校联系制度如下:1、教师要爱护、关心每一位学生,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予以疏导、转化和纠正。2、对于身体不适、精神方面有异常现象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并给予耐心、细致地照顾。3、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征求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4、要热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