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三大机制勇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水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XX县区以镇领导班子换届、街道和部门领导班子集中调整为契机,通过创新三大机制,勇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水区”。2011年7月以来,XX县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党政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工作实施办法》、《公务员待岗学习实施办法》、《政府雇员管理办法》等20多项制度,构建起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创新选人用人机制,让“上者服众、未上者服气”“三推一荐”建立初始提名的新规范。针对干部初始提名制度不够完善、操作不够规范的问题,XX县区探索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工作实施办法》,明确了提名主体,规范了提名程序(提出调整补充职位、制订任职条件和要求、公布职位及任职条件、开展推荐提名工作),完善了提名形式(采取“三推一荐”,即组织部门推荐、单位推荐、领导干部推荐、干部个人自荐),强化了民主监督和责任追究(实行提名情况公示制、“首提责任制”等),做到干部提名“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从源头上保证干部选拔质量。同时,创造性地实行“伯乐亮相”制度,对区领导个人推荐的拟提拔干部均在公示时注明推荐人姓名。“三考遴选”建立竞争择优的“新赛制”。考核评绩筛选。对“三推一荐”提出的干部人选,依据推荐提名情况和推荐人选学历、近三年年度考核、任职资历等情况进行考核比选,按照一定差额比例,择优确定参加笔试人选。笔试面试考才。实行“凡任必考”,根据全区发展和工作实际拟定试题,实现了“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出”。延伸考察鉴德。根据笔试、面试的综合成绩确定差额考察对象,除到工作单位通过民主测评、德的表现情况调查和个别谈话等形式进行考察外,还到干部居住社区等加强对其“生活圈”和“社交圈”的延伸考察,有效避免“带病提拔”。第1页共4页“两委票决”把好选贤任能的“拍板关”。在充分酝酿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拟任免正、副处级领导干部,均由区委常委会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对镇、街及区级部门拟交流和提拔的党政正职人选,提交区委全委会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注重实绩树立有为有位的“风向标”。以科学发展实绩比才干、论英雄,尤其是对艰苦创业、“不跑不送”的干部,做到高看一眼、厚爱几分。在这次换届调整中,5名新提拔的镇党委书记和街道党工委书记全部是从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中产生的;在进入差额考察环节的45名镇、街干部中,有35人被选拔使用,使用率达77.8%;同时,还从区属国有企业、招商部门等一线选拔了9名攻坚克难、实绩突出的年轻干部。选拔干部注重实绩,切实树立了“实干者有奔头、老实人不吃亏”的良好导向。创新双向评判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XX县区在强化“正向”激励措施的同时,探索建立“逆向”刺激机制,通过双向评判充分调动干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中年干部使用办法。为破解中年干部因晋升无望而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天花板现象”,在这次班子换届调整中,区委将男性和女性提任副处级领导职务的年限分别比上次换届提高了三岁和两岁;在干部平时调整时,提任正、副处级领导职务由过去“一般不超过47岁、45岁”调整为一般不超过50岁,其中特别优秀的男性可放宽至55岁、女性可放宽至51岁;在最高任职年限上,调整为男性57岁、女性52岁。创新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办法。在班子换届调整中,以单位推荐、考核、考试、考察的方式,选拔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创新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对后备干部,区委建立了“三考四度三定”选拔培养机制。即:“三考选拔”(考试、考察、考评),“四度培养”(思想政治成熟度、能力实绩公认度、专业特长匹配度、群众评价满意度),“三定管理”(定期教育培训、定期考评、定期回访考察)。对后备干部实第2页共4页行动态管理(每年调整一次),实现“优进劣出”,做到进库有条件、成长有舞台、绩效有考评、任用有实据。创新党外干部使用办法。为了充分调动党外干部的积极性,XX县区采取“同等条件优先、适当放宽要求”等创新举措,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