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合区划调整实际,进一步深化我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一、区划调整对我区干部队伍造成的影响首先是在干部队伍的结构上。区划调整前,我区有区管实职领导干部235人,其中,男202人,女33人,大专以上文化的213人,35岁以下的35人,区管实职干部人数占全区总人口的比是0.11。另有区管后备干部262人,其中近期能上岗的57人,基本符合全区干部配置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划需要。区划调整后,有区管实职领导干部211人,其中男182人,女29人,大专以上文化的194人,35岁以下的34人,区管干部人数占全区总人口的比是0.12。区管后备干部247人,其中近期能上岗的47人。和区划调整前相比,除35岁以下的区管领导干部上升9外,其他分别减少10.21、8.92、2.86、5.72。区管干部总数超过配置要求,需要进一步精减。其次是在对干部队伍的需求上。区划调整后,我区处于南京老城、河西主城和江宁XX县区三者包围之中,地缘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完全进入主城范围。产业结构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变化,区委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制定了“一年跃上新台阶,三年再造新雨花、五年基本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决定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搞好雨花经济技术开发区、宁南XX县区、宁南高档商务区和南郊旅游风光区建设。对于我们的干部来说,不仅要擅长做农村工作,更要擅长做城市工作;不仅要擅长在农村条件下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更要擅长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迅速学会发展城市经济,建设现代城市社区的社会事业;不仅要善于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社区,更要善于迅速学会管理现代化的城市社区。客观上对全区干部队伍的构成、知识水平和城市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熟悉城市管理和商贸、流通、金融、旅游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储备更显不足。第三是在干部的思想认识和精神状态上。由于区委高瞻远瞩,及时采取多方面措施,统一了全区上下对区划调整给我区造成的影响的认识,并及时调整了全区下一步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很第1页共7页快统一了全区干部群众的思想,因而区划调整没有给干部思想情绪造成太大影响。只有为数不多的领导干部对区划调整的重要意义和可能给我区新一轮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困难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街道干部普遍感到压力加大,尤其是在新的局面尚未打开之前,对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确保完成逐年增加的经济指标任务,感到困难重重。同时,由于对如何适应区划调整后必将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自身现有的文化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能否适应区划调整后的工作需要缺乏信心,感到压力大,底气不足。经济部门干部对区划调整后,我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识不够全面,眼中看到的困难比机遇多。二、区划调整后我区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首先是要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十六大精神统一思想、消除顾虑、振奋精神。如果说十六大的召开为雨花新一轮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那么区划调整同样为雨花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尽管困难不少,但和机遇相比,仍然是机遇大于困难。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分析我区当前所面临的形势,我们不难发现:(1)区划调整后,雨花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成为南京主XX县区、河西XX县区和江宁XX县区三者之间人、财、物以及各种信息的集散中心和交汇枢纽。(2)区划调整后,雨花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所减少,对区委、区政府的干扰必然减少,干部群众的工作精力将能够更加集中于经济发展。(3)区划调整后,雨花的地盘小了,街道与街道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有所好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拉动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区委、区政府的工作中心将更加突出,财政投入将更加集中,对促进中心产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区划调整后,全区干部关于切合区划调整实际,进一步深化我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关于切合区划调整实际,进一步深化我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群众“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是更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感。所以,要真正解决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党的十六精神的宣传和学习。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