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班管理制度交接班管理规定:1值班人员须按轮值表进行倒班工作,如特殊情况下不能正常倒班,必须经当值值长审核,并由部门领导批准后方可替换值班。值班人员上班前八小时内禁止喝酒。2值班人员上班前八小时内禁止喝酒。3值班人员应提前35分钟到达现场,按规定交接班内容进行设备系统的检查。4班前会应按正点交接时间提前5分钟进行,子集控交接班室召开班前会。5交班前30分钟、接班后15分钟内一般不进行重大操作的办理工作票,特殊情况除外。6交班值长以及其他各级交班人员应为接班人员创造良好的条件,事先做好交班准备。7交班人员必须向接班人员详细介绍设备运行方式、存在的设备缺陷和异常运行情况,以及已采取的安全措施等。对于重要的设备异动或设备缺陷,应在现场交代清楚。接班人员对于任何疑点必须了解清楚。交接双方做到:交的明白,接的清楚。8接班值长应根据上一班生产运行状况,布置当班工作任务;针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和季节性特点,提出事故预想和安全防范措施。9正点交接班时间。白班10点整,中班16点整,夜班3点整。10交接班时实行正点交接,岗位对口交接。自接班人员签字起,运行值班工作则由接班人员负责。11交接班应包括以下内容:12设备、系统运行方式及方式变动情况;13设备检修、缺陷处理和异常情况;14保护自动装置和变更情况;15现场作业及安全措施部署情况,重点核对接地装置16事故处理和倒闸操作及未完成的操作指令17岗位运行日志和记录18定期工作开展情况19公共设施、台账、器具及文明卫生情况20运行报表、规第1页共7页程资料21上级指示、命令、指导意见22交班应做到:23矫情运行方式及注意事项;交清设备运行状况和设备缺陷情况;交清运行操作及检修情况24对发生的缺陷按《设备缺陷管理标准》进行处理25对设备运行的各种情况进行准确、详实、全面的记录26对本班发生的异常情况按《运行分析管理标准》有关内容执行;27做好卫生责任区、操作台的卫生清洁工作。28交清本班进行的定期工作,交清设备巡回检查时发现的异常及处理情况29说明调度、上级的指示、命令及下发文件30对接班人员提出的疑问,交班人应作详实的解答31交接班前的检查。查报表、日志记录;查各表盘、操作员站各画面设备运行情况;接班时主要运行参数及现场实际设备运行情况。32查卫生责任区、操纵台的卫生应达到《文明生产管理标准》要求。33接班后,做到“五清楚”,即:运行方式及注意事项清楚;设备缺陷及异常情况清楚;操作及检修情况清楚;安全情况及防护措施清楚;现场设备及清洁情况清楚。34对新投入运行的设备必须由主值安排专人进行交接班前检查。35交接班期间,遇有重大操作,如机组启停、电气倒母线或系统操作,以及发生事故时,待操作或事故处理报告一段落后再进行交接班工作。交接班时发生事故,交接班人员已签名接班,则由接班人员处理,交班人员协助配合。36由于设备系统变更或操作留下的隐患,交班人员既未在运行记录上记载,也未向接班人口头交代,接班人也未提出,接班后发生事故,交班人员应负事故主要责任,接班人员应负事故次要责任。37交接班应正点进行,交接班以双方在运行日志上签字为准。自交接班人员签字起,交班后运行工作的全部责任由接班人员负责。在未办完交接手续前,交班人员不得擅离职守,设备存在隐形缺陷时,在交接班时均为发现,接班后发生事故,交班人员不负事故责任。第2页共7页38交接班工作中出现不同意见时,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共同协商加以解决。双方协商未果,应向上级值班员汇报解决,值长或班长解决不了的问题,可汇报部门领导解决。除发生3.19条情况外,应先接班后解决分歧。39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接班人员有权不接班:1)事故处理或重大操作未告一段落时,2)设备运行方式部符合规程或安全运行方式时3)未到正点交接班时4)交班人对接班人提出的疑问交代部清楚时5)值班场所卫生不符合要求时6)设备维护及定期试验未按规定执行7)工作票终结后,安全措施无故不拆除8)工器具不齐全9)工作票措施不清10)记录不全不清40值班人员部允许连值两班,若接班人员为及时到岗,或发生自然灾害、事故处理等特殊情况时,经值长批准,可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