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为了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及医院污水的流失、扩散,防止疾病传播,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1、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操作人员,实行专门岗位,由经培训、考试合格的专业人员操作运行。2、医院污水采用二级处理氯消毒工艺流程。严格按照加氯池内水容量,计算氯量,保证氯、水充分接触一定时间后,抽取水样进行检测,每天不少于两次,经化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方可排放。3、做好日常监测工作,每月抽取一次以上处理后的污水水样送医院检验科进行检测,检测主要内容为粪大肠菌群的情况。4、按照卫计局、环保局的规定,自觉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抽样检测,每季度不少于一次,要求所检项目全部合格排放。5、工作人员注重个人卫生,配备有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洗的设施(洗手液、温水),对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知识培训。6、对消毒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维护保养,对污水池进行定期清洗、消毒(每年一次以上),确保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安全可靠。7、对自检、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测等过程中发现超标指数的,及时上报主管院领导、同时采取应急措施,严格监督设备的运行情况、投放消毒药物的情况、污水池的清洁情况等做到达标排放,如遇特殊情况及时报告上级监督部门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及时整改。8、遇到设备检修或其他原因需停止运行的,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市卫计局、市卫监所)汇报备案,并加强对排出污水的监督检测。9、发生意外事故,按照《医院环境、污水意外事件应急预案》要求执行。第二篇: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污水处理管理制度第1页共12页为了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及医院污水的流失、扩散,防止疾病传播,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医院内的医疗、病房内的生活污水,都要经过医院污水处理站作无害化的消毒处理后并达标(医院污水预处理排放标准),方能排向市污水处理厂的管网,严禁将未作处理的上述污水直接排放。医院污水处理站直属后勤保障科管理,污水站应24小时不间断开转设备,实行专门岗位,由经培训、考试合格的专业人员操作运行。处理后污水的检测:一、污水站操作人员对处理后的污水抽取水样进行检测,每天不少于两次,并将检测结果(余氯、ph值)作详细记录,每月定期上报卫生局。二、每月抽取一次以上处理后的污水水样送医院检验科进行检测,检测主要内容为粪大肠菌群(mpn/l)的情况。三、按照卫生局、环保局的规定,自觉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抽样检测,每季度不少于一次,要求所检项目全部合格排放。四、对消毒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维护保养,对污水池进行定期清洗、消毒(每年一次以上),确保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安全可靠。五、对自检、院检、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测等过程中发现超标指数的,在及时上报主管院领导、科领导的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严格监督设备的运行情况、投放消毒药物的情况、污水池的清洁情况等并做到达标排放,如遇特殊情况及时报告上级监督部门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及时整改。六、遇到设备检修或其他原因需停止运行的,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汇报备案,并加强对排出污水的监督检测。七、发生意外事故,按照《医院环境、污水意外事件应急预案》条款执行。南墅中心卫生院第三篇:医院污水处理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污水处理感染管第2页共12页理制度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2、保持污水排放系统顺利通畅,定期对医院排放系统进行维修。3、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采集污水时戴手套,操作后洗手。4、每日监测污水总余氯2次,并做好登记5、每月做好污水粪大肠杆菌检测,有报告并备查。6、每年做好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菌)检测,不得少于2次。7、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增加污水处理消毒剂的投放量,保证污水处理的余氯含量>6.5mg/l.8、保持室内空气流量,环境清洁。9、污水处理原料妥善保管,合理配比。医院污水消毒处理制度一、医院污水必须进行有效含氯消毒处理,需要经过滤、沉淀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二、经氧化池等进行氧化处理。三、遇有特殊污染(传染病)应按规定增加含氯制剂,使有效余氯量大于6.5%。四、处理后的污水必须符合规定排放标准,才能排放五、保持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