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8页团队创意主页?项目名称(预赛)感受农村,重温激情—电影三下乡活动?项目信息学校预计团队大小青岛科技大学8人创意类别教育文化实施地区山东(曾住地)?创意亮点(创意亮点是由参赛团队提供给评审人员的参考信息或需要在决赛阶段前保密的核心创意不予公开。)?创意上世纪的农村,生活贫穷而单调,因此一说起放电影,马上就可以把人们的情绪调动的很高;若是哪个村晚上放电影,人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一种期待的兴奋。如今电视频道越来越多,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但我们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此时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打算以“电影三下乡”的活动为部分农村地区免费放电影,进而以当代“农村大学生”的角度(不是记者的角度),用我们的最真实的语言与照片,反映当代农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新面貌。并制成图片展与文集。此次活动已经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在网上也发布了投票,72%的人是愿意看的。而且近几年国家也有关于推动农村电影放映的相关政策,这为我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便利。并且我们可以招来针对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广告,即充实了我们的公益活动,也为商家做了宣传,实现了共赢。一部老电影放映机带给农民的不仅仅是休闲娱乐,更让淳朴的农民朋友感受到曾经难忘的美好。?详细计划(复赛)开始日期截止日期2009/07/182009/08/29辅导员/顾问1刘传华,青岛科技大学,校团委书记辅导员/顾问2刘志远,青岛科技大学,市场营销学教授辅导员/顾问3杨小明,青岛科技大学,校团委组织部部长辅导员/顾问4张峰,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第2页共18页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8页项目背景及意义项目背景一:国家相关政策。为了丰富西部地区和老少边贫地区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解决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十五”期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政策,启动农村电影“2131工程”,即在21世纪初期,基本实现全国广大农村一个村一个月放映一场电影。项目背景二:项目区的电影文化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沂蒙山区的故事纷纷被拍成影响深远,广为传播的影片,以集体电影的形式呈现给观众,给六七十年代甚至八九十年代单调的农村生活增添了许多亮色。但是由于电视,录像机等新媒介的出现,人们很难再看到集体电影了,但这种方式的电影放映形式依然深得人心。项目背景三:项目区的革命背景。沂蒙山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著名的战场,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命运。积极参加的支前部队,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养育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永载史册的孟良崮战役都发生在沂蒙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虽然如此,但仍有很多没被新闻媒体报道的故事流传于民间。项目背景四:反映真实三农实况。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时候,有很多关于农村现状的报道,但那都是媒体的视角;这次我们以放集体电影为主体,以搜集遗落民间故事为辅助形式,在给农民带去欢乐的同时也对农村的物质与文化现实以“农村大学生的角度”进行真实反映。项目的意义:(1)利用大学生群体的力量,帮助文化生活还较为贫乏的地区的农民群众,改善他们单调的乡村生活,为他们带去或多或少的欢乐与幸福。(2)在六十年华诞之际,真实的反映出自己家乡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精神文明状态,并借此机会宣传自己的家乡,反哺家乡。(3)我们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搜集到更多隐藏的故事,通过我们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录音笔,照相机,DV机等将农村现状予以真是反映。(4)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回顾那样一段历史,感受现在的农村生活,也可以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更加壮大。即使力量有限,也愿竭力去奉献第3页共18页第2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8页公益目标1.改善项目区群众看集体电影难的问题,探索建立一种电影放映长效机制。2.丰富项目区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推进国家“2131”工程的落实。3.让更多的人看到真实的农村,真实的“我的家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