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育系统软环境建设方案为仔细做好教育局今年软环境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强化措施,扎实工作,积极推动教育系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制造教育宽松和谐的进展环境,使教育软环境建设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推动经济快速协调进展。根据县纪检软环境办文件要求,结合我县教育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科学进展观为指导,以“强化服务、提高认识、改变模式、建章立制”为内容,把我县教育系统建设成为高效、廉洁、一流的工作部门,为实现全县教育事业科学进展、率先进展、和谐进展、安全进展提供有力保证,营造教育系统风清气正和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二、工作范围整改范围及重点内容:本次整改范围包括教育局机关、局直属单位及全县中学校、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职教中心。三、重点内容整改的重点内容是机关、局直属单位作风、办事效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涉教专项整治行动,法律规范学校、老师乱补课、乱办班、乱收费、体罚、变相体罚同学等师德问题。仔细开展党员干部“三帮扶”活动,做好贫困师生的帮教工作。做好学校校园安全工作。1、强化机关服务宗旨,积极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确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进一步完善机关学习制度,强化干部学习意识,努力培育机关干部学习习惯。实行会议申报审批制度,压缩会议、精简文件,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在机关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同岗替代制,全面提第1页共4页高机关办事效能。通过设立“意见箱”、“公示栏”、投诉电话以及定期走访座谈、征询意见和行风评议机制,架起机关与基层、干部与群众联系的“连心桥”,倾听群众的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促进机关作风的持续改进。2、法律规范教育收费、师德建设。各级各类学校严格根据国家和省、州规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全面杜绝自立项目、提高标准、扩大范围收费;教职工不以任何借口向同学和同学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钱物,不准通过同学让家长办私事;学校和老师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同学购买规定以外的书刊资料或其它物品,不强迫同学缴纳服务性收费等;爱护同学,尊重同学,不对同学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校老师不以营利为目的,利用学校场地招收在校生办班补课。在职老师不准参加举办校外补习班。3、强化监督意识,积极推动作风建设。法律规范监督考核行为,实行多种形式,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向社会公布教育实践活动举报电话,设立行风评议意见箱,聘请行风监督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推出家长评学校、同学评老师、老师评校长、校长评机关、机关评班子、社会评教育机制建设,对“问题学校”和督查排名靠后的学校责令限期整改。学校领导要进行诫勉谈话,通报批判。4、实施“阳光政务工程”。深化推动党务、政务、校务公开工作。在领导干部的选拔、职称的评聘、初升高招生、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等热点问题进行公示,坚持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社会、家长、老师和同学监督;实施“效能建设工程”,着力提高办事效率。要严格落实首问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等制度,建设好服务型机关。5、义务教育法律规范管理。外地在经商办企业者子女、农民工子女入学、转学、入团(队)、评优、升学等方面与本地居民子女同等待遇;学籍管理原则和程序公开,严格按规定办理转学、休学。对符第2页共4页合规定的随来随办,对不符合规定的给予耐心地解释说明;加强对学校工作的督导检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大力推动素养教育。6、招生工作。严肃各级各类考试的纪律监督,制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仔细实施《考务工作细则》,保证考务工作万无一失;各类招生考试,从报名、考试、录用到考试成绩、录用线、录用结果,全方位向社会开放,全面接受社会监督;组织高中体育特长生认定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7、民办教育审批、管理。仔细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严格把好审批关、广告关、老师关、发证关;受理社会力量申办,一个月内以书面形式给予答复;对符合社会力量办学条件,依法办学者颁发许可证;对办学过程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