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审查培训材料(污水垃圾)第一部分污水部分1、排水体制合流制:指用同一管渠收纳污水和雨水(包括生产废水)的排水方式;分流制:指用不同管渠分别收纳生活污水、雨水和生产废水的排水方式;混流制:指同一城镇采用包括合流制和分流制排水方式;截流式合流制:在低高程处设置干管收集合流制排水管的排水,超过一定量的混合污水溢流入水体,该系统称为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2、排水系统设计1)排水管网雨水和合流制排水管渠:按满流计算;污水管渠:按非满流计算;小于最大设计充满度。最大设计充满度0.55-0.75;污水管渠最小流速0.6m/s雨水管渠最小流速0.75m/s压力管设计流速0.7-1.5m/s;2)附属构筑物检查井:设置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变化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污水或雨水间距不同;倒虹管:不宜少于两条,最小流速应大于0.9m/s;冲洗流速不小于1.2m/s;宜设置事故排出口,进出水井应设置闸槽或闸门;在进水井的前一检查井应设置沉泥井。溢流井:截流雨水量是以平均污水量的倍数计;污水中途提升泵站:泵站前应设事故井;设计地面标高应比设计洪水位高出0.5m以上;泵站供电宜按二级负荷设计;污水泵房集水池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泵5min的出水量;污水泵房集水池前应设置闸槽或闸门;流入泵房集水池的污水与雨水均应通过格栅;污水泵房应有一定的备用泵。3、污水处理程度1)污染物:有机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有毒有害污染物等;2)出水水质标准GB18918-2002: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备注A标准B标准化学需氧量COD5060100生化需氧量BOD102030悬浮物SS102030动植物油135石油类135总氮(以N计)1520-氨氮(以N计)*5(8)8(15)25(30)总磷(以P计)11.532005年12月前0.51.032006年1月后粪大肠菌群数103104(个/L)注:*括号外数值水温大于12℃,括号内数值水温小于12.℃3)处理程度SSBOD5一级处理40-5520-30二级处理60-9065-954、污水处理工艺以去除BOD为主: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系列、生物膜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A2O、CASS、UNITANK、三沟式氧化沟等;5、污水处理厂1)厂址在城镇水体的下游;在城镇夏季最小风向的上风侧;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2)尾水排放注意水源的卫生防护距离。3)布局按远期规模确定用地,作好分期建设安排;分区功能相对集中布置,重力流布置,节省能耗,平衡土方;污水厂供电宜按二级负荷设计。6、强制性标准1)5.0.8厂区消防及消化池、储气罐、余气燃烧装置、污泥气管道及其他危险品仓库的位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消防规范的要求;消化池和控制室属甲类生产建筑物,控制室若为单层建筑(面积小于300m2),其耐火等级为三级,否则为二级,污泥气储气罐属可燃性气体储罐。2)5.0.18污水厂给水系统与处理装置衔接时,必须防止污染给水系统的措施。防止污染给水系统的措施,一般为通过空气间隙和设置中间储存池,然后再与处理装置衔接。3)5.0.19为维持污水厂最低运行水平的主要设备的供电,必须为二级负荷,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设置备用动力设施。维持污水厂最低运行水平的主要设备应视污水处理工艺和流程而定,一般为进水泵站、鼓风机房和污泥泵房等部分或全部工作泵、工作鼓风机的供电量,其中进水泵房的工作泵供电量必须全部保证。4)5.0.25高架处理构筑物应设置适用的栏杆、防滑梯和避雷针等安全措施。为了保障工人安全,采取的措施。5)6.2.6格栅间应设置通风设施。为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6)6.7.17鼓风机房内外的噪声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7)6.10.2在给水水源防护地带,含水层露头的地区,以及有裂隙岩层和溶层地区,不得使用污水灌溉。灌溉田与水源的防护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水源卫生防护的有关规定执行。防护距离应符合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8)7.1.3农用污泥的有害物质的数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经过无害化处理。城市污水污泥中含有重金属、致病菌、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污泥用于农肥应符合《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9)7.3.6消化池应密封,并能承受污泥气的工作压力。固定盖式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