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办公室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第二轮修志工作的结束年。在省志编委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志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xx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实施办法》,坚持修志工作体制和“一纳入,五到位”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抓质量、出精品”的要求,采取强力措施,全力做好各级各类志书、年鉴及其他地情文献编纂出版工作,圆满完成了省上下达的阶段性目标任务。一、工作成效(一)《xx市志》编纂。1月13日,《xx市志》编委会召开《xx市志》评审会议,《xx市志》通过市上审查验收。针对评审中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炼磨合总纂稿内容,4月初形成《xx市志》总纂送审稿,送省政府审查。5月24日,省政府召开《xx市志》终审验收会议,顺利通过终审验收。现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年底前公开出版发行。(二)区(市、县)志编纂。规划编修的5部续修区(市、县)志,《xx县志》在完成印刷出版工作后,开展了志书的勘误和开发利用工作;《xx县志》已完成出版发行工作,并于1月中旬召开了《xx县志》评介研讨会;《xx县志》已交付厂家印制,10月底前出版发行;续修《xx区志》和《xx市志》进入了总纂送审阶段,8月底前报市政府审查验收。(三)部门志编纂。全市规划编纂部门志、专业志、乡(镇)志等154部,其中,市级规划的44部部门志、专业志,已审查验收和出版发行的部门志30部。区(市、县)规划编纂部门志110部,已审查验收和出版发行的部门志54部。由于全市形成了浓烈的修志氛围,一些部门、乡镇和村,自觉组织编修志书。《邓小平故里志》、《广安日报志》,xx区的《协兴镇志》、《牌坊村志》、《果山村志》已陆续出版。(四)地情文献编纂。今年2月,市志办印发了《关于做第1页共4页好〈广安年鉴〉(2011)编纂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市、县)、市级各部门认真做好《广安年鉴》(2011)的供稿工作。目前,《广安年鉴》(2011)已完成了总纂工作,正进入送审阶段。各区(市、县)2011年年鉴编纂工作现均已完成资料搜集和初稿撰写任务。市志办组织编纂的《广安历史治地遗址考辩》和《xx市第二轮修志工作文献汇编》均完成编纂方案拟定、资料搜集等工作,现进行初稿撰写、合成阶段。xx县点校的《xx县志》(清·光绪)已印刷出版;xx县完成了《xx县志》的点校工作,已入厂付印。(五)宣传信息工作。各区(市、县)和市级部门积极开展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五周年纪念活动,进一步营造依法修志的氛围。各区(市、县)上报信息52条,市志办编发简报4期,向省志编委报送信息53条,并利用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全市修志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同时,改版了广安方志网,丰富了网站内容,增强网站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实用性;xx县史志网和xx县史志网在运行中进一步完善网站内容,增设了部分栏目;xx县在市志办督促指导下正积极筹建建方志网,以进一步拓展修志工作宣传渠道。二、主要措施(一)始终坚持正确的修志方向。今年以来,继续按照“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持、政协参与、地方志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各承编单位众手成志”的修志工作体制,有序开展地方志工作。1月11日,市委常委、副市长庭继岗听取市志办关于2010年度地方志工作绩效目标任务考核结果的汇报,并作出批示,要求未完成部门志编修任务的单位在限定期内完成编修任务。市政府秘书长易铭珅庚即召开紧急会议,传达贯彻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修志工作的平衡发展。各级各部门上下通力合作,积极参与修志工作,“众手成志”的局面真正形成。地方志业务主管部门切实履行业务指导的职能,加强修志工作的指导、督促。市志办多次由领导带队或业务科室深入到区(市、县)和市级部门检查、指导修志工作,带领区(市、县)志办主任和市级部分修志单位主编赴兄弟市学习借鉴修志工作经验。各区(市、县)认真落实“一第2页共4页纳入,五到位”的修志工作方针,把修志工作真正摆上了重要日程,修志工作纳入了党政绩效目标考核。全市基本形成了机构明确,有领导分管、有人修志、有钱修志、依法修志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