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萬里區小學區域課程之發展目次壹、規劃理念.............................................................................2貳、規劃內容.............................................................................4叁、執行過程.............................................................................6肆、成果評估.............................................................................8伍、省思分享.............................................................................9陸、未來展望.............................................................................9—附件一金山萬里區域課程萬里溫泉鄉.............................11—附件二金山萬里區域課程玩沙創作.................................15—附件三金山萬里區域課程地瓜文化.................................17—附件四金山萬里區域課程清水溼地.................................21第2页共2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9页金山萬里區小學區域課程之發展壹、規劃理念一、緣起與目標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強調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此帶動國內近年來校內教育人員積極投入發展校本課程的風氣。然國內學校校本課程發展的觀念與實務工作亦面臨一些困境。其一,就學生的課程經驗而言,校本課程由於常以個別學校所在社區的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素材為題材,致使學生的在地文化與資源學習經驗,與國家和縣市層級所強調範圍更寬廣的全國性和縣市性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學習題材產生學習經驗上的斷裂現象。其二,就發展人力而言,諸多的偏遠或小型學校由於教師人數少、教學負荷重,使得此等學校教師於投入校本課程發展工作時常倍感艱辛;雖然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規定小型學校得組跨校的課程發展委員會從事校本課程之發展(教育部,民92),然真正籌組跨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且實際運作者極為稀少,即使籌組者尚須克服彼此合理分工並培養長期合作氣氛的挑戰。第三,就課程品質而言,由於過往國內傳統上以中央化課程為主,學校人員少有課程發展的經驗,參與課程發展的能力和動機乃較不足,所發展的課程品質因而常令發展者自己及其他人員產生疑慮。民國九十五年二月,當時九年一貫課程已正式實施五年,台北縣金山鄉中角國小新任邱校長(本文第二作者)撥電話給我(本文第一作者),表達了上述國內校本課程發展上的困境。至少,這是他認為初任此一台灣東北角海岸上的偏遠小學校長,於領導課程發展時所正面臨的問題。電話中,他也向我提出籌組金山、萬里兩鄉小學區域課程聯盟,以共同發展本區的小學區域課程之構想,並邀我成為他們的長期性夥伴且作為專家諮詢者,以協助克服他所面臨的前述困境及未來工作所可能發現的問題。此時他也明言,此一構想並未曾向教育部和台北縣政府申請經費補助,因教育部所補助的大學與中小學攜手合作深耕九年一貫課程計畫自九十二年度起實施三年,而此構想形成時已逾補助計畫期限(黃嘉雄,民92),而台北縣政府本身亦乏類似經費預算補助計畫。換言之,若此一構想付諸實踐,將會是一群自願的參與者,投入其時間、智慧和熱誠的旅程,期間並無行政機關的經費資源,亦乏行政機關所預懸的未來旅程結束時之獎勵誘因。接電話當時,我對邱校長的構想表達正面支持的看法及鼓勵之意,但並未馬上承諾參與,請他容我考慮數日後再來電確認。在往後的數日思考中,我想到了美國侯姆斯小組(HolmesGroup)1990年發表「明日的學校」(Tomorrow’sSchools)報告書中所描繪「專業發展學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s)裡期待大學與中小學能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圖提升職第3页共29页第2页共2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9页前和在職師資能力並展現專業發展特徵,以提升教育品質的改革理念(HolmesGroup,1990);也想到了自己數年來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中的積極投入角色。心想這是實踐專業發展學校理念,同時是從參與校本課程發展實務工作中省思自己觀點的良機,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