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东二环道路工程富源路立交现浇箱梁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4)《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5)《贵阳市东二环道路工程富源路立交桥施工设计图》及相关图集、设计文件(6)现场实地踏勘调查资料1.2、编制范围富源路立交主线桥梁、匝道桥梁。1.3、编制原则严格遵守合同文件明确的各项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2、工程概况及项目特点2.1、工程概述东二环属于贵阳城市二环路的东线,是贵阳市东部地区南北联系的重要通道。东二环的建设将打通联系贵阳市各片区,包括二戈寨片区、龙洞堡片区、新天寨片区的快速通道,并完善城市路网使二环路全线成环。东二环南起西南环线二戈寨立交(西南环线与富源路交叉口),往北止于新添大道(新添大道与北二环立交),与规划的北二环衔接。道路全长约13.2公里,其中利用富源路约4.1公里,新建东二环道路约有8.2公里。富源路立交位于市内,场区位于贵阳构造溶蚀盆地东缘,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貌单元为风化剥蚀缓坡丘陵及低山地貌,喀斯特地貌比较发达。地形起伏较大。场区环境地形标高最低处位于南明河下游打鱼寨出口处,海拔高程约1035m,最高点位于图云关附近一山峰,高程1342m。东二环富源路立交桥主线设计速度60km/h,采用分离式桥梁结构形式与各立交匝道相衔接,立交范围内主线为双向6车道规模。主线桥桥跨布置:30×6+25×5m,桥梁全长305.96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花瓶式墩柱,基础为人工挖孔桩。老富源路设计速度为40km/h,采用双向4车道规模。起点至K0+240段利用老路,对老路进行加固,局部拓宽。K0+240以后抬升老路,新建路面,至K0+322.868处起高架后与A、B匝道相接。桥跨布置:30×9m,桥梁全长270.48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花瓶式墩柱,基础为人工挖孔桩。设置A、B匝道连接老富源路与东二环1号隧道,匝道设计速度25km/h,按单车道布置,进出主线采用直接式变速车道。桥跨布置,A匝道:18+21×2+18+19+23×2+19+19.33+23+19.33m,桥梁全长224.136m。B匝道:18.5+20+21+17.67m,桥梁全长75.181m。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花瓶式墩柱,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富源路立交桥共有4联钢筋混凝土箱梁及4联预应力箱梁,其中立交桥现浇箱梁分为1.5米高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和2米高现浇预应力箱梁。现浇预应力箱梁采用C50混凝土,现浇普通箱梁采用C40混凝土。现浇箱梁统计表序号工程位置结构形式联数跨数备注1主线桥30*6+25*564+4+32老富源路高架桥30*933+3+33A匝道桥18+21×2+18+19+23×2+19+19.33+23+19.3334+4+34B匝道桥18.5+20+21+17.67142.2、施工现场条件2.2.1沿线交通运输条件公路:东二环富源路高架桥位于贵阳市内,交通较为方便。2.2.2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2.2.3沿线水、电情况2.2.3.1水源情况就近利用生活及消防用水,满足施工和生活用水。2.2.3.2电力情况沿线电力资源较丰富,工程沿线有输电干线通过,现场设置一台630KVA变压器供电,满足生产及生活需要。2.3、施工中技术难点采用碗扣式脚手架作为满堂支架,一次浇筑的段落长,桥梁位于曲线段内,给线形控制带来难度。箱梁结构钢筋以及预应力筋较密集,给钢筋施工质量控制带来难度。3、施工总体部署3.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安排3.1.1、施工组织机构对于富源路立交桥现浇箱梁,项目部安排有丰富经验的施工队进行现浇箱梁的施工,直接管理大桥施工班组。项目部负责具体的现场施工,组织协调各施工队班组,严格按照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并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中建四局贵阳东二环项目部针对现浇箱梁的施工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施工方案的指导与审查,并与相关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制订、安排施工生产计划,对施工安全、质量及进度负责。施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冯其波(项目经理)副组长:向中儒(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叶会双(项目总工程师)组员:胡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