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评价标准思考加强和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实绩考核工作,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推进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完善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是对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的基本依据和前提条件,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进一步规范实绩考核工作,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干部政策,而且有利于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激励其抓实绩、创政绩的主动性,从而确保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一、我区实绩考核工作的基本情况我区对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实绩考核工作非常重视,在实绩考核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的考核内容和程序,在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下,通过领导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阅资料、专项调查以及工作检查,参加民主生活会等形式,了解和掌握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任期内、阶段性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取得的绩效。实绩考核主要是定性与定量的考核,考核内容根据各个单位和各个系列的工作性质和不同领导职位各有侧重。比如:镇**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考核主要围绕农村经济发展重点指标进行;党政主要领导重点考核经济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农民增收等中心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取得的成绩;副职领导重点考核分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结束后,经综合分析,形成实绩考核材料,区委根据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我区在科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中,注重把实绩考核结果与评定档次挂钩,对年终纳入考核的各单位在同系列评定一般档次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不予评为优秀;当年受到上级部门通报批评的或受到“黄牌警告”处分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不予评优;受到“一票否决”的,领导和分管领导当年考核确定为不称职。近几年来我区通过实绩考核,使一些政绩突出的年轻领导干部得到提拔和重用,特别是在撤并乡镇期间,我们注重运用第1页共6页了年终实绩考核结果,从新搭配领导班子,使一些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并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注重实绩考核,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励了领导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各级领导干部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取得了群众公认的政绩,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我区实绩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实绩考核工作复杂化。同时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也还不够完善,给我们全面、准确把握工作实绩带来了一定难度。一是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现在,有的党政领导干部对实绩考核工作还有一定的看法,认为干部的实绩考核是考核部门和上级领导说了算,说你有用就有用,干到什么程度上级说了算,干实事还不如跑门路,在极少数干部中形成了一种跑官要官和不干实事的不良风气。有的党政领导干部简单地把政绩与几个经济指标划等号,不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是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导致一些干部不切实际,不顾民力,不计长远,乱上项目,甚至“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弄虚作假。有时候往往停留在就绩论绩的层面上,一俊遮百丑,一年一个亮点掩盖了一堆问题。二是实绩考核标准还比较笼统。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考核还没有一套针对不同职务级别,不同工作岗位的实绩考核标准,在实际考核工作中不便于操作,一般是靠考核人员按个人的理解去把握,对干部实绩的了解主要是凭主观、靠直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绩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三是对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指标不够重视。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实绩考核工作中只重视对经济工作的考核,而忽视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使一些领导干部误认为实绩考核就是经济指标的考核,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全方位开展工作,而是只重视抓经济工作,对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只是轻描淡写,认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务虚的工作,没有硬指标,是软任务。第2页共6页四是实绩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在实绩考核工作中,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