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能力建设思考一个地区的“三个文明”建设如何,最根本在于人的观念、素质如何,尤其是各级干部观念、素质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否相适应。XX县区正是基于这点,从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实施人才强县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年轻干部的培养作为经济发展和干部能力建设的突破口。于是,一场具有创新意义的“放飞凤凰”、“借地育才”的“四派”活动便应运而生。一、基本概况“四派”活动,即“外派招商引资”,选派年轻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开展驻地招商锻炼;“委派企业锻炼”,组织专门干部小组,对县内重点项目、特殊岗位实行跟踪服务,落实联系责任人,具体负责协调各项服务事宜;“上派跟班学习”,择优选派一批年轻县管副职领导干部和优秀县管后备干部到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比较紧密的省市机关综合部门跟班学习,了解熟悉上级机关的工作内容和程序;“下派基层实践”,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单位(乡镇、县重点企业、村委会、居委会)挂职锻炼,从基层干起,熟悉基层情况,了解群众,学会做群众工作。以“四派”的方式,创造条件,加强年轻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提供环境,发挥年轻干部的政治理论、实际业务工作能力;实战锻炼,磨练意志,提高年轻干部在艰苦环境和突发事件中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工作能力。通过“四派”,让年轻干部开阔视野,亲身感受、亲历实践,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新观念、新方法,思想观念经受洗礼,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得到锻炼,努力达到“培养干部、加强联系、提高能力”的目的。大家都认为在外能感受到许多新观念、新思路的冲击,在内能发现许多基层工作难点,找准工作切入点,深刻理解“小政府”与“大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开展“四派”是经过县委共同酝酿、认真讨论、反复论证后做出的决策。这项对青年干部的“放飞”计划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政策、有条件的,而不是放任自流。根据挂职的实际情况,对挂职干部提出了严把“五关”:一是严把人员素质关;二是严把培养关;三是严把管理关;四是严把纪律关;五是严第1页共5页把考核关。由于领导重视,组织严密,确保了挂职锻炼工作抓得紧,做得好,有成效。同时为了使这些青年干部在外面能成为一个团结友爱互助的集体,有一个温暖的“家”,对他们实行集中住宿,统一管理,并组建临时党支部,严格党内生活,严格党性锻炼,建立了一套学习、会议制度,定期向县委组织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遇有重大事项都要及时汇报。二、特点和效果1、就其规模来说。一是人员素质较高,有朝气。在迄今选派的578名“四派”干部中,绝大多数是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选调的,大专以上学历的520名,占90%;35岁以下的491人,占85%;平均年龄33岁。二是选派规模大,范围广。“四派”干部涉及了全县77家单位、8个镇,共到10城市、5家省级机关、12家市级机关、14家企业以及全县94个村委会、11个社区挂职锻炼,涉及到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对我县来说尚属首次。这些干部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挂职后,能较快适应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政策熟、信息灵、思路宽、联系广、头脑活、办法多和上下协调等优势,比较容易吸收知识和管理经验,也将现代科技和文化等“高位嫁接”到农村,成为党委、政府的“代言人”,成为各项政策的引路人和执行者,确保及时向群众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协调解决资金问题,有的放矢地组织起来找项目、闯市场、谋发展,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实践和体现“三个代表”。2、就其组织形式来说。双向挂职、上下联动。XX县区先后组织68人到省市跟班学习,280人下基层挂职锻炼,33人委派企业或稳定、信访等特殊岗位服务的同时,选派15名乡镇干部到县综合部门跟班锻炼。对挂职干部的管理、培养,实行省、市、县、镇、村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共同开展好挂职工作。以上级部门鉴定XX县区委组织部的全面考核为主的管理模式,单位以“驻村帮扶”等为载体,加强对挂职干部指导、帮教工作,着力为基层解决困难;各镇对挂职干部实行帮带制度,定期进行学习,不断提高挂职干部的素质;村级组织直接负责对挂职干部的管理,在给他们解决生活、工作困难的同时,多压第2页共5页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