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第九章领导思维与创新第一节领导思维的基本原理一、思维科学的基本理论总的来说,思维科学就是以思维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思维、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是思维科学的三个基本概念。(一)思维1.思维的含义现代科学认为,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的人脑机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特征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一般情况下,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狭义的思维仅仅是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处理问题、做出决策的思维活动。广义的思维泛指一切精神现象,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表象,以及概念、判断等等一切观念形态和精神现象的总和。2.思维的特性第一,物质性。思维的物质性根源于思维器官的物质性。第二,自觉性。第三,历史性。3.思维的类型人类的思维按照一定的标准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思维活动的内容和工具有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形象之不同,可以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根据思维活动所处理的对象有个别和一般、现象和本质的不同层次,可以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根据思维活动是否依赖于直觉形象(包括形状、声音、色彩等),可以分为直觉思维和推理思维;根据思维的品质是否具有独创性和开拓性,可以分为再现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二)思维方式1.思维方式的含义所谓思维方式就是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形式认识和把握对象本质的某种手段、途径和思路,并以较为固定的、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思维方式标志着人们思维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一个由许多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包括思维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思维的客观方面主要是指思维对象、思维的物质技术手段和思维的物质工具;思维的主观方面主要是指思维主体的知识及其结构,思维主体的观念、语言、习惯、情感、意志、文化等精神素质,以及思维主体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等。其中,思维方法是思维方式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构成了思维方式中最实质、最基本的部分。2.思维方式的特性第一,时代性。思维方式具有时代性,一定的思维方式总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同时,时代的发展也必然对思维方式的发展提出相应的要求。任何一种思维方式总是根植于特定历史时代的实践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土壤中,在此基础上生长和发展起来,并随着历史时代的推移而发生变革。第二,相对稳定性。人类的思维活动复杂多变,但其思维方式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思维活动的客体方面看,由于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反映这种联系的思维方式也必然相对稳定。从思维的主体方面看,思维方式根源于社会的物质存在和人们的实践经验。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广泛性,为大多数人采用,经过多次的反复和传承,构成了人们惯常的思维样式和方法,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人们的行动。第三,能动性。思维世界是物质世界在精神领域的反映和内化。但是,思维方式一经形成,就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会以其精神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作用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科学、进步的思维方式,能够有效地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陈旧、落后的思维方式则会阻碍人们正确的实践活动,阻碍社会发展。3.思维方式与实践方式人的思维方式同实践及其方式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实践的规模和水平,实践方式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人们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人们思维方式的科学化程度。思维方式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是实践活动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每一历史时代的社会实践和实践方式,从宏观性、整体性的角度规定了该时代人们思维方式的共性;对于不同的实践主体而言,由于他们从事的具体实践活动和具体实践方式不同,因此他们在思维方式上也显示出具体的个体性差异。(三)思维方法1.思维方法的含义思维方法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为了实现特定思维目的所凭借的途径、手段或办法,也就是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思维方法属于思维方式范畴,是思维方式的一个侧面,是思维方式具体而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