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组织在发展党员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报告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农村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在市委和上级部门的领导、指导下,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创造和推广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发展党员实行公示制、考察对象培训制、推行民主推优制和年度发展督查制等等,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加强了对全市党员发展工作的管理,提高了新发展党员的素质。据近三年来发展的党员统计:新发展的党员中,45周岁以下的占88.9%,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占63.4%,党员各方面的素质在逐步提高。但是,随着四个多样化和市场负面因素的影响,我市农村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群众不满和来信来访的突出问题之一,如不引起重视,势必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削弱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了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发展党员工作中去,坚持标准,从严治党,提高质量,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农村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为今后进一步抓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明确了思路。一、存在问题根据调查,我市农村在发展党员中存在以下四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从发展对象上看,有的支部在发展中存在“近亲繁殖”的倾向。少数村党支部只将自己的亲属、亲信列为发展对象,有的父介绍子入党、兄培养弟入党、叔要求侄入党、夫推荐妻入党,等等,而把其他群众排斥在发展之外。如有的村父、子都是党员的有三对,义亭镇某村,7个党员,有4个是亲属亲戚关系,成了典型的“家属支部”,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第1页共4页二是从发展数量上看,有的村支部存在“平衡发展”或“零发展”的现象。一些村支部,由于内部不团结,无法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无力发展新党员,产生了两种现象:①要么不发展党员,至2001年底止,全市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有80多个,占农村支部的11%,十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还有6个;②要么成批发展,即你这派发展一个,我这派也发展一个,使一些不符合标准的人进入党内,引起了群众的不满。三是从发展程序上看,一些农村支部存在程序不规范、手续不齐全等情况。如有一个村在确定发展对象时,不是召开支委会或党员大会,而是书记个人说了算;少数村不按规定进行公示,党员、群众不知谁是发展对象;有的村在发展党员中培养考察不严格;有的不按期转正,上社村一个党员十年未转正;有个别村的党支部搞“飞过海”入党,采取欺骗手段发展自己亲信入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四是从发展质量上看,由于一些支部把关不严,有“鱼目混杂”现象。有的村把一些工作一般,甚至违反计划生育、违纪建房、赌博、迷信等的人员,也培养为预备党员。2001年,在群众举报和调查基础上,有22名预备党员被取消资格。二、原因分析部分农村党组织在发展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四个不”:一是部分农村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在发展党员工作中问题较多的村,往往是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强的村,这是问题的总根源之一。二是农村党组织部分干部对党务知识不精。少数农村支部书记,讲不出发展党员的具体操作程序,工作简单化、图方便,有的新支委,不熟悉党的基本知识,不知道如何发展党员,使一些农村在发展党员中,出现了程序不到位的现象。三是一些农村支部对党员标准把握不准。有的简单地用生产力标准或文化程度或是否为我所用来代替政治标准,有的村支部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农村党员本身发挥不了大作用,不需要高标准来要求,因此,在确定发展对象时不严格把关,而是做老好人,使一些素质不高的人混入党内。四是一些基层党委对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不力。在出现问题较多的一些村中,有些问题是属于基层党委第2页共4页党务工作者失于管理和指导,有的属于工作粗心失误,有的属于业务不精,出现了不可弥补的错误,引起了群众的不满。三、对策措施为了进一步抓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根据上级部门的文件规定和我市以往一些好的经验,我们要严格执行义组[2001]7号《关于切实加强发展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