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城市概况及房产市场简介1、地理位置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地处北纬31°46'42''~31°17'26''与东经118°21'38''~118°52'44''之间;东临石臼湖与江苏溧水县和高淳县交界;西濒长江与和县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宣城县接壤。至芜湖市区30公里;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具有临江近海,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理位置。马鞍山市最北点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点在黄池镇水阳江中心航道线上,最西点为江心洲与和县之间长江主航道中心线,最东点处于石臼湖中心线。全市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4.4公里,东西最大横距46公里。2、行政划分及人口情况全市户籍人口为126.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49万人,非农业人口60.08万人。据抽样调查,人口出生率为10.1‰,死亡率为4.6‰,自然增长率为5.5‰。全市土地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354平方公里。境内辖1县3区、17个镇、14个乡、13个街道办事处、12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66个村民委员会。3、城市交通马鞍山市是安徽省东部的重工业城市,也是重要的经济强市,它的交通系统尤其是铁路交通十分发达,比如宁铜线上的列车均会停靠马鞍山站。而马鞍山到南京的高速公路已经开通,到南京走高速公路仅需半个小时车程。至于航空方面,马鞍山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38公里之遥。除此之外,马鞍山还有发达而又廉价的水运。4、城市规划(一)规划目标至2010年城市发展规模为城市人口94万人(包括当涂县城),城市建设用地约为100.8平方公里(包括当涂县城),人均用地为107.2平方米。(二)发展模式城市的发展模式为“一主一副二带”的城市空间体系和“两轴两带”的空间发展模式,以实现南进东扩的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在城市空间网络节点和主轴线的激发与支撑作用下,带动城市空间发展。其中:一主,现状马鞍山市区;一副,当涂县城;两轴,采石河与太白大道景观轴;两带,城市西部的产业带和城市东部的生活带。生产总值(GDP)175.6220.5303.7371.9428.95400100200300400500600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亿元)(三)城市性质确定城市性质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滨江山水园林旅游城市,城市发展模式仍然以集聚式为主,中心城区特别是核心区的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增强,与现状主城区的核心区相比,规划主城区的核心区的用地开发强度将会大幅提高,并向四周呈现递减的态势。5、城市经济指标(一)总体稳步发展,人均居全省第一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5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362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157.5亿元,增长13.5%。全市人均GDP在全省率先突破5000美元,达5600美元,居安徽省首位。(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为331.34亿元,比上年增长26.4%,投资额位居全省第3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2003年—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01002003004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106.8145.5191.4262.2331.3增长率73.1%36.2%31.5%37.0%26.4%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三)居民收入概况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0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2.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居第一。2007年,个人所得税额突破2亿元,达到2.48亿元。城镇居民储蓄存款达202.88亿元,增长15.73%。6、房产情况(一)马鞍山市房产发展现状目前马鞍山市目前在售楼盘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以旧城改造的项目居多,主要特征:市区中心位置、规模较小、占地面积小、楼体栋数少,小区景观较少,但周边配套成熟。第二类为中小规模的楼盘,主要特征:位置主要位于城市南部,规模较小、产品结构以多层为主,有一定的景观,户型以120——130平米的三房两厅为主,且不同区域地段的楼盘售价相差稍大,整体均价在2000—2300元/平米之间。第三类为品质较高、规模教大的楼盘,如东方明珠;主要特征是:位置位于城市东部,主要为沿江东大道区域,有一定的规模和规划理念,小区有一定的景观,产品结构一般为多层、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