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地质资料……………………………………………………………1三、设计技术要求………………………………………………………4四、施工部署……………………………………………………………5五、箱涵施工方案………………………………………………………8六、质量保证措施………………………………………………………16七、安全保证措施………………………………………………………18八、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0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滨江新区规划四路地处江门市滨江新区启动区中心地区,位于天沙河路的东边,与天沙河路基本平行。道路北起新南路,南接规划二路,规划四路长约954米,宽25米。其中南侧雨水收集系统为2×3.0m×1.6m箱涵,主要收集规划四路(人工河~规划二路)两侧地块雨水,并转输规划二路雨水,由南向北排入人工河中。2、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文件;(2)、《江门市滨江新区规划四路初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编制所依据的标准及规范(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2;(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46-2005;(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第二章、地质资料1、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场区内第四系土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残积土层(Qel);基岩为白垩系下统百足山组(K1b),按其成因类型及岩性,由上而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主要为素填土。呈黄褐色,湿,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组成。该层普遍分布于场区,直接揭露于地表,层厚1.00~3.80m,平均厚度2.50m。(2)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②1淤泥:深灰色,饱和,流塑。含少量有机质,局部含少量细砂。该层广泛连续分布于场地,位于人工填土层之下或直接揭露于鱼塘底,顶界埋深0.00~3.80m,层厚3.10~13.10m,平均厚度8.05m。(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③1粉质粘土:灰黄色,浅灰色,棕红色,花斑状,可塑。该层广泛连续分布于场地,顶界埋深5.50~15.90m,揭露厚度1.00~2.70m。③2粉、细砂:呈褐黄色,浅灰色,饱和,稍密。粒径不均匀,含少量粘性土。顶界埋深8.90~14.90m,揭露厚度1.00~2.80m。③3淤泥:深灰色,饱和,流塑。含少量有机质,局部含少量细砂。该层广泛连续分布于场地,位于③1粉质粘土之下。(4)残积层(Qel)主要揭露于桥位处,按稠度可划分为以下2个亚层:④1可塑粉质粘土:灰黄色,浅灰色,褐红色,可塑,为砂岩或泥质粉砂岩风化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④2硬塑亚粘土:灰黄色,浅灰色,褐红色,硬塑,为砂岩或泥质粉砂岩风化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5)白垩系下统百足山组(K1b)主要揭露于桥位处,岩性组合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砾岩。灰色,浅灰色,紫红色,紫灰色。其中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为泥质、粉砂质结构,细砂岩为细砂质结构,砾岩为砾状结构,砾岩中砾石含量约占80%,成分主要为砂岩或石灰岩质。以上岩层呈中厚层~厚层状,胶结物主要为泥质和钙质。按岩石风化程度可划分为以下4带。⑤1全风化带:岩石风化强烈,岩芯呈坚硬土柱状,遇水易软化崩解。⑤2强风化带:岩石风化强烈,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岩块用手可折断,带中风化不均匀,夹中风化碎块状~块状,中风化岩块质硬,而且分布不甚均匀,钻进中有响声及跳钻剧烈等现象。⑤3中风化带:裂隙较发育,岩芯呈块状,扁柱状,短柱状为主,少量柱状或长柱状,岩质一般较硬,锤击声稍脆易碎。⑤4微风化带:裂隙稍发育,岩芯呈短柱状,柱状,扁柱状及块状。岩质坚硬,锤击声脆。2、地下水场区总体地势低平,是地表水和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