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6页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点击热点提示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人类社会不同时期的人地关系特点2.环境问题的特点、分布、成因3.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对比4.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判断评价5.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例的判断分析【考纲知识梳理】第2页共16页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6页第3页共16页第2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6页【要点名师讲解】一、环境问题成因及表现的分析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造成的,对其成因及表现的分析理解,可从以下方面进行: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箭头①②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箭头⑤⑦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不合理利用,使环境质量下降。箭头⑥⑧是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2.准确把握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现第4页共16页第3页共16页图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6页(2010唐山模拟)读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如图1所示,回答1~3题。1.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A.台风、寒潮B.地震、海啸C.滑坡、泥石流D.土地荒漠化、盐碱化2.为了防治风沙侵袭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相应的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3.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A.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C.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解析】1选C,2选A,3选A。该题组考查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关系。第1题,图中箭头③表示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当人类索取资源方式不得当时,就会造成环境问题,进而引发一些自然灾害。如:滥砍滥伐就可能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第2题,箭头①表示人类作用于环境,这个作用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负面的,此题是人类正面作用于环境。第3题,围湖造田会使湖泊蓄洪能力下降和生态遭到破坏。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在目前以经济发展为重要任务的阶段,面临更多的压力,更有必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必然性和途径分析如下:第5页共16页第4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16页(2010·梅州模拟)10.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该生态产业园区()A、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能源B、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C、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清洁生产D、生产重点是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解析】选C。该题考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清洁生产。读图可知该工业园区的核心企业是制糖厂,其布局主导因素应是原料。分析该园区的生产联系可以得到该生态产业园区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清第6页共16页第5页共16页020406080100占全国比重(%)水资源总量人口总量耕地面积北方区南方区西北区西南区图2GDP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页共16页洁生产的信息。【感悟高考真题】2010年高考题(2010·广东文综)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1、2题。1.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西南区B.西北区C.南方区D.北方区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