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语言。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这是开学至今接手新班级以来,触动我心最柔软处的一节课,引起我深深的思考: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课堂语言仍然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工具。在课堂中教师该如何实现课标所说的:评价的目的是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教师评价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文章作者:金戈来源:语文教学通讯2007.5B2009-7-1513:23:03专家博客:朱震国:语文教学的“空白”艺术不容忽视!唐建新:六十年来中学语文的“十件大事”余映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示例——课型创新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了学生的“学”堂。但是新课程教学也出现了误区:对学生的学习,教师不作评价或只作简单评价,缺少积极引导,制约了教学的发展。事实上,学生不可能完全具备自主建构的能力和独立的创造性人格特征。不管如何强调自主学习,都不能理解为完全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教学应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其中教师的评价语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所谓教师评价语,就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方面进行即兴点评之语。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导向以及推进学生后继学习的作用。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与情感体验的过程,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类型的评价语,比如肯定激励式、探究理解式、引领互动式等,使学生的理解从肤浅走向深刻,感悟从单一走向丰富,思考的时空更加自由等等,最终真正实现教师、文本、学生三位一体的阅读对话;同时在评价中提高教师自身的听辨能力、点拨评价能力以及增强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养成良好的教学素养。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评价?采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呢?可以整理归纳出以下常用的三种类型的评价用语(见教师评价语类型表)。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评价,离不开评价用语,其中肯定激励式评价语应贯穿于整堂课,这是由教育的特点决定的;同时教学实践证明,恰当地使用评价语,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益。教师要不断积累和创新评价用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语言的积极评价功能,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激励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从“学会”向“会学”递进。下面着重就探究理解式、引领互动式评价语的运用展开案例分析。运用一:在探究理解中,使学生的认识从肤浅走向深刻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了解他们的初步感受、分析和理解,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洞察他们这些想法产生的过程。在倾听中,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深度,由教师适时介入追问式评价,引导学生思考、评价、讨论,达到对问题全面深刻的理解。【案例】《白兔和月亮》教学片段——失月、弃月还是还月(教师板示:赏月——()——()——(),要求学生各用两个字把故事情节串联起来。学生很快得出第二环节是“得月”,第三环节是“守月”。最后一个环节该是什么呢?学生开始讨论。)生1:失月。师:你为什么用“失月”来概括呢?生1:与前面的“月”对应,他后来又失去了月亮,这样就显得——前后照应。师:你很会想问题,懂得前后照应。师(追问):再想想,还可以怎么理解?生1(补充):老师,我觉得还应是弃月,失月好像是被迫的,弃月是他主动的选择,是他经过痛苦思考后作出的果断抉择。师:你太棒了,能站在主人公的立场,结合自己的体验作出回答。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生2:我觉得他还没有真正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我认为应该是还月。师:为什么会这样想?你能对你的回答作出解释吗?生3:他将一个本该不属于自己,只属于天空与大家的月亮,重新还给了天空与大家。(同学们对生3的精彩回答给予了掌声。)师:说得真好,这是一种回归,是主人公真正觉悟到了:月亮只属于天空与大家。要想真正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