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工作总结暨意见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民政工作能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大任务与部署,以提高“三个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为着力点,在服务大局中扎实推进,在改革创新中重点突破,在统筹协调中狠抓落实,取得一定的成效,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一年来,全区民政工作取得可喜成绩。顺利推进了区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建设;筹备成立了全市首个区级“慈善超市”暨“助残超市”;建立了全面覆盖区、镇(街)、村(居)三级的避灾网络;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区5个城市社区的全覆盖;编制了《市区行政区划图》;先后出台了三个提高村(居)两委及离任村(居)干部有关待遇的文件。并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先后获得“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平安库区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革命老区捐资助学活动先进集体组织奖”等称号。一、落实好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一)落实好城乡低保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做好年度低保审核工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全区共有3629户9154人(其中农村1016户2727人,城镇2613户6427人)享受低保,共发放低保金984.74万元(其中农村217.57万元,城镇767.17万元)。(二)开展好临时补贴救助工作。为缓解副食品价格波动给困难群体生活带来的影响,进一步保障低保户、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对92162人次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发放动态生活补贴175.11万元。(三)做好退养渔民过渡期生活补助。根据《区促进就业和民生保障十大措施实施意见》和《市区人民政府关于失海渔民过渡期生活补助金的专题会议纪要》精神,做好对退养社区第1页共16页2003年12月31日原有人均耕地面积、海域退养面积及退养进度的认定工作。符合发放条件的有新店镇珩厝、莲河、霞浯,大嶝街道的8个社区(阳塘除外)。并做好对发放对象的调查摸底、登记汇总、张榜公示、审核、审批工作。全区共对11个社区24529人发放退养渔民过渡期生活补助金,每人每月200元,共发放生活补助金8303.74万元。(四)落实好医疗救助工作。认真落实医疗救助、补助工作。共救助226人次(其中城镇152人次,农村74人次),发放救助金额55.58万元(其中城镇59.95万元,农村24.94万元);共补助14人,补助金额2.22万元。(五)完善救灾防灾工作措施。一是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在镇广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现场宣讲和解答咨询,现场发放各类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手册、挂图900多份;二是加强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推荐新店镇新店社区、镇五美社区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深化防灾减灾宣传,提高防大灾抗大灾能力;三是做好避灾点的建设。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相对集中、便于转移、就近安置、确保安全的原则,充分盘活区域内可用资源,综合利用当地学校、祖厝、村部、老人活动中心和现有安全、抗震性能高的建筑设立避灾场所。全区共投入166万元建好区级避灾中心3个,镇(街)级避灾点11个,村(居)避灾点143个,形成全面覆盖区、镇(街)、村(居)三级的避灾网络。每个避灾点均配备有各项生活用品和应急物资,同时制定好各避灾点标示牌、指示牌、避灾点管理人员职责、避灾点管理规定,做到宣传到位、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六)继续做好两个保险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农房统保工作。全区参保农户78591户,每户每年保费6元,每户保额1.6万元。理赔47笔,理赔金额10.42万元。二是做好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工作。全区参保人数29万人,每人每年0.48元,每人责任限额10万元。(七)做好保障性住房审核工作。严格审核程序审核29户中低收入家庭承租的社会保障性租赁房的租金补助标准。(八)大力开展慈善募捐救助活动。一是积极开展资金募集工作。发动开展了“万人献爱心、慈善一日捐”活动,共募第2页共16页集善款62.47208万元,募集企业捐赠资金43万元。二是配合相关慈善机构联合举办“新春助老活动”,慰问困难家庭400户,每户1000元,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