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天津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2009年11月《物质结构理论》复习检测1.(09年北京理综·7)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性Y>ZB.氢化物的沸点X>WC.离子的还原性X>W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液态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水很稳定B.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C.CH2Cl2、CCl4都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D.Na2O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3.在下图所表示的粒子中,氧化性最强的是()A、B、C、D、4.A、B、C、D、E是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AB;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DC;五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D、E、A、BB.E、C、D、A、BC.B、A、E、D、CD.B、A、D、C、5.元素R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B.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C.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该元素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2RO46.有A、B、C、D四种金属。将A、B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D、C、A、BB.D、A、B、CC.D、B、A、CD.B、A、D、C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液态氟化中存在氢键,所以其分子比氯化氢更稳定B.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核外排布相同C.甲烷、白磷的分子都是正四面体结构,因此它们都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D.若ⅡA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m,则同周期ⅢA元素的原子序数有可能为m+118.下列比较正确的是()A.稳定性:CH4NaCl>CS2>CO2D.酸性强弱:H2SO3Z>M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YD.ZM2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e-稳定结构10.下列各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为37的是()11.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相互作用依次是()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键B.氢键;氢键;极性键C.氢键;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D.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非极性键12.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D>B>AD.单质的还原性A>B>D>C1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氟到碘,生成的氢化物熔沸点逐渐升高,稳定性逐渐减弱B.因为钠原子比铝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所以钠比铝的还原性强C.从钠到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D.氧与硫为同主族元素,氧比硫的原子半径小,氧比硫的氧化性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B.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C.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D.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个数比为2:115.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沸点逐渐升高B.ⅥA族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C.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D.第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数值逐渐增大16.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和B.和C.NaCl和HClD.和KCl17.(2000年广东高考题)在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A.8、18、32、32B、8、18、18、32C、8、18、18、18D、8、8、18、1818.(05全国卷Ⅱ—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