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巩义市第二小学魏月霞教材分析:《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力求做到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情感,又要唤起想象,引发联想,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意境,在品味语言,理解感悟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获得美感。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教学过程:一、预习感悟1.质疑揭题,激趣导入。出示课题“鱼游到了纸上”,齐读。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质疑提问。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请带着这些问题自由的朗读课文,注意把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开始吧!二、展示提升1.老师检查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2.检查词语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花港厂徽聋哑绣花鱼缸一壶茶一丝不苟赏心悦目清澈见底挥笔细描(1)指名读(2)齐读。(3)说说难写的生字:“徽”不要和“微”搞错,“澈”也较难写,学生自己把这两个生字在练习本中端端正正地写两遍。3.交流读文的情况: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汇报交流。4.找出描写青年外貌的语句。(学生读文,划出相关语句。)汇报交流:描写青年外貌的句子:“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教师出示该语句)5.有感情的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6.再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出青年画鱼画的好?(1)学生读句子。(2)指名汇报读书收获。学生1:读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的叫起来。品读语句:(教师出示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的叫起来。谁能高声的读,谁能低声的读,激动的读,惊讶的读?指名让学生读。(3)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突然听到这么一声喊叫,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4)请问是什么把你吸引过来的?(5)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了什么?7.默读课文,找出年轻人画鱼的句子。(1)学生读文,找出“画鱼”的语段描写。(2)指名读“画鱼”的语段。教师出示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3)老师介绍工笔和速写。(4)你能联系课文说一说什么是工笔?什么是速写吗?(5)欣赏金鱼的工笔画。(6)指名读工笔细描的部分,谈体会。(7)欣赏速写,并指名读,谈体会。(8)指导朗读。(9)青年在认真的画鱼,吸引来了许多围观的人。(课件出示课本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赞叹着,议论着。他们会赞叹和议论些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写下来。交流。(师适时激励)(10)人们赞叹他,议论他,而他有没有反应?为什么呢?8.默读课文,找出年轻人看鱼的句子。(1)学生读文,划出相关语段。(2)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读划出的语句。教师出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3)这位青年是怎样看鱼的呢?你是从哪几个词语体会到的?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学生交流。(4)过渡:他就这样看,看了多久?你能从文中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