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问题学生处理上取得成功-----《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读完《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这本书之后,我感受最深刻的,是王晓春老师对学生那种负责的态度,深切的爱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衷。如若不然,我想王晓春老师,不会这么细节的来区分问题学生,并且在问题学生的诊疗方面有这么深刻的见地。举个例子,比如他对问题学生的定义,在王晓春老师眼中,问题学生是指“品德、学习态度、心理等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存在较为眼中的问题的学生”,而不是“单纯因为智力问题而学习不好的学生”。第一遍,我读的比较粗略,大致浏览了下全文,发现对待问题学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而是相当复杂且严肃的事情。因为你对问题学生的方式和态度,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你可能会使他更有学习兴趣,也可能让他厌学。这个时候,老师怎么对待问题学生,就显得非常关键。总的来说,我感受到,在问题学生教育方面,老师的态度和对细节的把握是相当重要和关键的。一、老师对待问题学生的态度:(1)耐心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在王晓春的老师对问题学生和一般老师的错误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一般老师在处理问题学生缺乏一种耐心。我们的老师平常在处理问题时愿望,只有“管”学生的冲动,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没有多种假设,只有简单归因。都透出老师在对待问题学生方面缺乏耐心。而在问题学生的处理上,需要老师相当多的耐心。当学生有问题出现的时候,老师应该先稳住事态,不要着急做是非判断和道德归因,老师需要来观察研究问题学生,来发现问题学生的问题所在,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行为。然后根据观察研究来提出假设,去验证学生的问题真正原因,进而采取合理的方式来纠正学生的问题。最后,根据治疗的效果及时的反馈来评估自己的诊疗并随时对其修正。作为一个老师来说,对学生有耐心,就能仔细观察学生的语言和行为,这样,老师对问题学生的判断才更加准确。如果没有耐心,学生的问题行为只会变得更加的糟糕,并且这也不是老师希望看到的,这可能会导致老师的耐心进一步减少。反过来,如果老师对学生有耐心,会发现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原因,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处理思路也会变得更清晰,这将促进学生的问题行为的解决。而这结果是老师希望看到的,以后老师对学生也会更有耐心。结合我的经验来看,我觉得,耐心是问题学生教育的态度基础。(2)积极是处理问题的关键在对问题学生的诊疗上,王晓春老师的心态和采用的方法都很积极。积极的方式,无疑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并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个例子,在“动觉学习者”这类问题学生的诊疗上,王晓春老师的心态就很积极。王晓春老师并没有要求这类学生要像正常学生一样规规矩矩的上课,而是对其进行适当的约束,尽量少影响别人。这样的处理,就不会对影响学生的学习,但这样的处理需要老师有相当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可以传递的,而且积极的处理方式会带来积极的结果。当一个教师的心态积极的时候,他会无形之中影响学生。个人认为,王晓春老师的积极心态在学生问题行为的解决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而且,王晓春老师的处理方法也很积极。积极是一个有感染力的上升螺旋。当你用积极的方法带动学生改变的时候,学生也将变得更加积极。举例来说,我们该如何处理学生的“品德型”偷窃行为,正如王晓春老师说,对待这种事情,品德教育是没有作用的。当发现这样的学生时,必要的批评处分是必须的。但是关键的是,批评处理后的善后工作。进行传统的道德教育吗?但经验告诉我们,道德教育不管用。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他经常和其他学生打架,老师对他批评、道德教育,但他的打架行为一点也没有减少。有一次,这个学生打架被我看到了,并没有直接批评这个学生,先向别的学生了解了情况。然后,把那个打架的学生叫了过来,并叫了一群学生,把他围在了中间。没有进行批评,对那个问题学生说:“你是个好孩子。”接着,他让其余的学生一起和他喊“你是个好孩子。”最后,那个打架的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下哭了,并向大家保证,他以后再也不欺负别的学生了。从此之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真的改变了许多,成了一个比较优秀的孩子。后来我了解到,在这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