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参评论文登记表(除最后一栏外,其余的栏目由论文作者填写)姓名陈松航年龄职称中学二级固定电话手机15836317955电子邮箱2008songhang@163.com邮编456400单位地址河南省滑县第二高级中学论文分类学校中学(√)小学和幼儿学校()(请务必在括号内打“√”)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物理()化学()政史地()体音美劳()其他()论文题目识得春风度迎来满园香——浅析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论文主要观点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当下一个紧迫任务。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培养他们的人文意识和民族责任心,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省教研室专家组意见年月日识得春风度迎来满园香——浅析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单位:河南省滑县第二高级中学姓名:陈松航邮箱:2008songhang@163.com电话:15836317955【内容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当下一个紧迫任务。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培养他们的人文意识和民族责任心,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以及思想道德水平。【关键词】:语文教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人文素养传统文化就是民族的经典文化。中华民族勤劳、智慧,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犹如一条源远流长、亘古不息的长河,不舍昼夜,孕育了浩瀚悠远、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的民族精神是在千年文明的基础上传承的,但是现在的青少年的思想状况不容乐观,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生活无忧无虑,缺少面对磨难的勇气,更缺少关怀他人、关心国家的精神。有人预言:“如果说,黄河断流断掉的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水,那么传统文化‘断流’则将断掉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血。”因此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紧迫任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强调,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像钱梦龙先生说:“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最有代表性的学科,是母语教学,它是源、是根、是魂、是传统文化的魂。”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取之不竭的精神宝藏。语言文字本身就是鲜活的生活和生命,就是无处不在的审美和趣味。中国人历来喜欢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创造了绚丽多彩、辉煌灿烂、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学艺术,并以其独特的方式,熏陶和孕育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中学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融汇于传统文化之中。当语文教师更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作为语文教师,责任重大,我们没有理由不教好语文,更没有理由不承担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重任。我们可以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妙趣,认知吸收祖国语言文化。在新课标地指引下,要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具体可以作以下尝试:一、在诵读中注重传统文化积累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传递的是一种孝悌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博爱思想的传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学生要学会推己及人……传统经典作品是集文学、哲学、历史于一体的,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语文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有反映领袖事迹的,有体现关爱他人的,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有反映革命传统的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等。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新课标》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用心灵去体验文本,从而发现美和欣赏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