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栏创意更改栏第六单元找规律主备人:陈玲审阅:黄建平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对几种事物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和排列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和数学思维能力。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找规律(1)教学内容:国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P.50----51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两种事物搭配过程,引导学生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操作、抽象的过程中发展符号感。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强化合作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1、谈话: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他想买一个木偶娃娃并给它配上一顶帽子。他来到第一个商店,商店里只有一种木偶和一种帽子,他有几种选配方法?他来到第二个商店,商店里只有一种木偶和两种帽子,他有几种选配方法?他又来到了第三个商店,(视频)柜台上共有几个木偶娃娃和几顶帽子?如果你是小明,你想怎样选配?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1、借助实物探究①借助实物探究,记录好选配方案为了便于同学们记录,我们可以把3个木偶娃娃分别用数字1、2、3表示,2顶帽子用一、二表示。②交流选配方案引导学生通过分类归纳的方法有序地阐述选配方法。如:先选一个木偶娃娃,每个木偶娃娃可以配两种不同的帽子;所以3个木偶娃娃一共有6种选配方案。2、借助线段、字母、图形等符号探究谈话:如果有不同的图形或字母表示木偶娃娃和帽子,你能用连线的方法找到答案吗?学生第一次操作。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栏创意更改栏组织交流。①交流结果②说说连线时的注意点(有序)③优化策略方法一:先选木偶娃娃,连线2次。方法二:先选帽子,连线3次。2、探究规律谈话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木偶娃娃个数和帽子顶数与搭配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交流。三、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同桌之间先在图中有序地指出各条不同路线。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要求学生看清题目要求,尽量用较少的连线找出答案。3、上面两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列出算式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四、总结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与疑惑。五、拓展延伸爸爸要出席朋友的生日宴会,他有2套西服,2条领带和2双皮鞋,你知道爸爸有多少种穿着方法?补充练习:1、拉丁舞训练班的男学员有亮亮、佳佳、聪聪,女学员有咪咪、果果、天天、晶晶。一位男学员和一位女学员搭成一对,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2、如下图,一只甲虫从A点沿着线段爬到B点,要求任何线段和点都不得重复经过。这只甲虫最多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3、强强有3件不同的上衣,4条不同的裤子,2双不同的鞋子,强强最多可以搭配成多少种不同的装束?每日一题:小丽和妈妈去百货店,小丽看中了3种电动玩具,3种布娃娃和2种瓷娃娃。妈妈让她从中选一个电动玩具和一个娃娃玩具,小丽有多少种不同的选配方法?(提示:电动玩具种数和娃娃玩具种数的乘积就是选配方法的种数,先求出娃娃玩具几种)教学反思:找规律(2)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栏创意更改栏教学内容:教材p.52、53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所有方案,探索排列的规律。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归纳,并主动与他人开展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逐步优化的过程。3、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符号感和应用数学的意识。4、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探索策略。教学难点:探索用数学方法解决这类问题,学会全面地...